心内科成功开展蚌埠市首例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在蚌埠三院领导的关心和相关科室的支持下,3月29日,三院心内科成功开展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测的新技术,这是继中国医院、安医大二附院、安徽省立二院后,安徽省第四家医院。
76岁的陈大娘,3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前区针刺样痛,持续时间数分钟至1小时不等,可自行缓解,当时未予重视,后症状反复发作,来我院心内科就诊。检查结果显示:前降支血管近段开口狭窄70%,中远段狭窄50%,远段管壁不规则,最终狭窄70%;心内科冠脉介入团队讨论后决定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指数”即FFR检查,指导患者支架植入。术前,桑更生主任明确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该项检查的流程、意义并征得家属同意后,带领徐钢、何强先两位副主任医师进行手术,测得病变两端FFR值0.75,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最终决定冠状动脉病变植入支架,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恢复良好,支架植入后测得病变两端FFR值0.92。
植入支架前FFR测量
植入支架后FFR测量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测这项技术的成功引进,填补了我院及蚌埠市此项技术的空白,使我院心血管介入诊断更加精细化,标志着我院心内科迈入冠脉介入精准医学时代。
相关链接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测技术是指在冠状动脉存在狭窄病变的情况下,将冠状动脉所供心肌区域能获得的最大血流,与同一区域理论上正常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进行比较,以此来评价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供血情况,是衡量是否需要植入心脏支架的“金标准”,它比冠状动脉造影检测更加全面和准确。FFR≤0.75时,通常认为狭窄冠脉会引起所支配心肌发生缺血,一般需要植入支架;0.8≤FFR时,认为狭窄冠脉不会引起所支配心肌发生缺血,一般不需要植入支架;0.75≤FFR≤0.8时,需要结合临床及其他相关指标再做判断。PCI术后FFR值越高,严重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越低,提示FFR是预测支架术后的独立因素。因此,建议将FFR>0.90作为评价支架置入术后效果良好的指标。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发起的SUPREME研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TruePhysio压力微导管通过微导管的形式有效补充了传统压力导丝在临床应用中的诸多缺陷,其不仅测量结果与压力导丝高度一致,而且显著漂移发生率远低于压力导丝,可以更加稳定地进行回撤测压,中国冠心病精准介入诊断长期依赖国外产品的局面即将被改变。
(图/文桑更生)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