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支架集采ldquo杀价rdqu
乐普此次加入集采是出于长期战略考虑。
文|Rexi
来源|元气资本
11月5日,冠状动脉支架(下称“冠脉支架”)“集采”结果公布,中位价在元左右,最低价低于元,平均降幅超90%,意向采购总量为.47万个,中标产品覆盖意向采购量68%。
消息一出,相关个股应声集体暴跌,继11月5日走低后,截至6日收盘,医疗器械概念普跌,戴维医疗(.SZ)、赛诺医疗(.SZ)等跌超7%,港股爱康医疗(.HK)、启明医疗(02.HK)、微创医疗(.HK)均跌幅明显。
来源:Wind此次带量采购启动前,国产冠脉支架平均售价在0元以上,进口冠脉支架的平均售价在元以上。
本次集采中,国产企业有微创、乐普医疗、蓝帆、易生科技、万瑞飞鸿等企业中标;外企则有美敦力、波士顿科学中标。许多企业都报出了低至千元以下的价格,山东吉威Excrossal心跃支架报价低至元,与挂网价格元相比,降价超过96%。根据冠脉支架意向采购量测算,微创医疗Firebird2产品首年意向采购量最高占比23.1%,乐普医疗GuReater产品其次占比11.2%。
国信证券指出,本次降价幅度较大,预计对金属支架利润率带来较大影响。降价后预计净利率水平在0-10%,按照均价元的中标价测算,估计单个支架的净利润空间压缩至0-70元。就连产品不在本次带量集采范围中的赛诺医疗(.SH)也于11月9日表示,支架产品带量集采将对公司主营收入、利润、市场占有率产生重大不利影响风险。
而乐普医疗中标的钴基合金雷帕素洗脱支架系统(GuReater)年毛利率约为78.06%,此次降级幅度达到92.32%,从原价元/个降至元/个,国信证券预计,乐普医疗此款产品的首年总收入将不足万元,净利润预计将减少1.1-1.3亿元。
此次大幅度“杀价”,对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在短期和长期的表现将造成怎样的影响?本文试以乐普医疗为例分析。
乐普医疗的发展历程
乐普医疗(.SZ,下称“乐普”)是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国内支架品牌。根据第21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心脏支架市场市占率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乐普医疗(24%)、微创医疗(23%)和吉威医疗(20%)。
乐普是创业板第三只股票,上市前是心血管支架领域龙头,产品曾非常畅销,然而上市没多久便遭遇业绩暴跌,股价连跌3年,年开启超级大牛市,在随后的5年半里暴涨10倍,然后又是一路下跌。最近三个月,乐普受集采等事件的影响,股价回调近40%。
乐普医疗股价走势图(来源:同花顺)乐普的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蒲忠杰曾在美国从事心血管支架研究工作多年,于年回国与中船重工七二五所合资创办了乐普医疗。
年以前,中国心脏支架市场主要被外资公司产品占据。乐普医疗是国内最早做心血管支架的公司,在年以H-Stent裸金属支架起家,起初产品技术含量低、团队没有名气,加上纯国内背景,乐普的发展并不顺利,连连亏损。
年,蒲忠杰决心停了原来的产品,集中精力做研发,终于打破海外技术垄断研制出爆款——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冠状动脉药物支架),“拯救”了乐普。正是在这一年,微创医疗同样突破了技术壁垒,从此国产心脏支架市场占有率快速提高,乐普也被推上了创业板IPO首批名单。
在至年的四年中,乐普直面美敦力、强生、波士顿科学等强势跨国公司,将心脏支架的市占率从3%提升至25.8%。
年10月30日,乐普在科创板上市。
然而上市后并不顺利,当时药物支架的红利期已过,接下来的三年,乐普的业绩和股价表现很差,冠脉支架市场增速放缓。
从年起,乐普医疗业绩增速放缓,再加上高值耗材降价以及产品线单一,乐普年和年利润呈现负增长,分别为-14.8%、-10.3%。此外,公司股价也大幅缩水,上市时发行价为29元,至年11月跌至3.79元,跌幅达86.93%。蒲忠杰甚至在年刚解禁就抛售了1万股。
直到年,乐普开始布局医药产品,收购了河南新帅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乐普药业),获得了硫酸氢氯吡格雷仿制药,才得以好转。接下来,乐普又通过并购拿下了阿托伐他汀、氨氯地平、缬沙坦、艾塞那肽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的仿制药。
接下来,乐普产品品类方面持续丰富,如今在心脏冠脉支架领域份额已经第一,同时在年成为国内首家拥有可降解支架的企业。
此外,乐普在心脏封堵器、药物球囊、外科器械(吻合器)、心脏瓣膜、AI-ECG人工智能心电诊断和分析等领域的产品也在持续推出,成为具有医疗器械平台化能力的公司。
乐普医疗产品推出时间表现在乐普医疗研究领域布局心血管全产业链,产品中可降解支架和“介入无植入”产品,在市场上目前处于领先。
公司业务主要包括四个板块:医疗器械、医药、医疗服务和新型医疗业态,而目前的营收支撑是医疗器械与药品,占比约75%。
从收入结构上,支架系统是乐普医疗重要的业绩支撑。根据年年报的数据,乐普医疗年营收77.54亿元,同比增长21.99%。其中,药品和器械各占一半左右,未来药品收入占比预计会下降到30%以下。
年,乐普支架系统营收17.91亿元,占比约25%。而冠脉支架是其支架系统中的核心产品,该部分产品实现营收15亿元,同比增长23.34%;配套辅助耗材(球囊导管、导丝等)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50.95%。
生物可吸收支架(NeoVas)收入约1.6亿元,占比10.24%;金属支架中Nano支架(不锈钢)收入约6.3亿元,占比46%;GuReater支架在金属支架中收入约4.5亿元,占比三分之一;Partner支架(不锈钢),收入约2.9亿元,占比约20%。
上半年受新冠及集采等因素影响,乐普医疗制剂业务营收约15.5亿元,同比下降约5%;心血管产品收入6.78亿,同比下降25.41%。根据国信证券预计,GuReater支架本次集采降价后,预计收入和利润规模均有较大下降,影响公司净利润预计约1.1-1.3亿元(假设不考虑销量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集采中,不锈钢支架未纳入集采范围,即使会在一定幅度上跟随降价,对净利润造成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应低于GuReater支架,乐普该产品的后续销售策略有更高灵活度。
另一方面,乐普医疗仍在募资加码医疗器械项目。9月24日,乐普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发行可转换债的议案。公告显示,乐普最高将募资16.38亿元,其中11.5亿元用于冠脉、外周领域的器械项目。
集采对于乐普医疗的价值
元气资本认为,乐普此次加入集采是出于长期战略考虑的。
在医用高值耗材集采中,价格是厂商的唯一比拼方式。对于乐普等国内厂商,主动加入集采虽然会对产品价格造成一定冲击,但“进口替代”也有望带来以价换量的红利。乐普不仅是支架龙头公司,在支架外也拥有丰富的产品管线,有能力有资金支持产品研发,对公司整体业绩的影响可控。
表面上看,若不考虑销售费用等成本降低的影响,乐普加入集采后会越卖越亏。按照弗若沙利文统计的年国内心脏支架出厂价计算,国产支架平均出厂价格为元,若以乐普的毛利率计算,单个心脏支架成本约合在.2元/个左右,高于其支架中标价的元/个。
但国家带量采购核心意义在于压缩中间流通环节,对于生产厂家来说会降低市场和销售费用。与药品不同,由于没有两票制的约束,高值耗材大部分企业都采取底价出厂和代理商经销的模式。集采之后,回款有明确的保障(医疗机构和企业结算货款不超过30天),厂家会进行营销模式变革,把代理商经销的医院的直销模式。
年年报显示,乐普支架系统毛利率为78.06%左右,其销售费用/营业总成本占比为37.16%。若去除该项费用支出,乐普支架毛利率或提升至86.2%,单只支架成本下降至元。
这意味着,当乐普以元中标,公司该支架产品理论上仍有元的利润空间,按照本次集采中标量的只计算,本次中标可获得万元的利润。
短期来看,集采降价肯定对中外企业利益有很大冲击,但正如业界共识:“金属支架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红海市场,保份额是第一位的。”“和药品不同,如果放弃集采,去争夺剩下的20%左右的市场,显然是次优选择,且对于耗材来说,很少存在所谓的院外市场。”
大量代理商也会面临产品线丢失的经营困局,稀缺的品种将成为代理商抢夺的对象。而对于骨科耗材等目前国产化率很低的领域,国内市场竞争不充分且产能有限,集采无法实施,短期影响较小。
有业内专家分析,以3-5年的中期来看,集采对乐普医疗的优势是明显的。国产替代将加速红海竞争,乐普作为国内龙头具有打价格战的天然优势,将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从另一个方面讲,集采也将提高效率,缩短产品的市场推广周期。
实力不足且没有核心优势的小企业势必将被淘汰,而产品体系丰富、技术实力雄厚的细分领域国产龙头将在差异化竞争中胜出。以冠脉支架举例,集采后该类产品行业热度大降,不再属于高值耗材产品。长期来看,冠脉支架领域只会剩下几个主要玩家,包括乐普、微创、吉威等,后期的进口替代增量市场会很大,行业集中度和国产化替代将进一步提升,强者恒强。
从另一个角度讲,医生和患者也可自行选择是否使用集采规定的耗材品牌。有专家表示称,一台冠脉支架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耗材品质,也同样取决于医生。植入性的器械往往在体内维持多年,为了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医生患者选购会更加谨慎,品牌黏性相对加强。终端患者差异化分层趋势将愈发明显,自费支付高价支架群体可能会扩大。
一台冠脉支架手术需要在4名医护人员配合下完成,他们需要在辐射环境下,带着厚重防护服进行手术,且射线对医生的身体有辐射损伤。根据央视的调查,过去完成这样一台手术,医生的手术费用平均也就1元。
集采之后,若不能对医生的收入进行合理补偿,就会导致他们的积极性受损甚至医生流失。医院过分管控耗占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患者流失。
冠脉支架之外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