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期有关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及研究
来源:梅斯医学
ACS患者常常表现为发作性胸痛、胸闷等症状,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如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方式,则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并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本文梅斯医学小编为大家盘点相关研究进展。
NHFA/CSANZ临床指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管理(全文)
年8月,澳大利亚国家心脏基金会(NHFA)联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心脏学会(CSANZ)共同发布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管理指南版,指南针对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评估和管理提出推荐意见,包括临床评估路径的实施以及功能和结构上的测试。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和危险分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再灌注治疗和直接溶栓后的护理,介入治疗,抗凝管理,二级预防,药物疗法以及康复治疗等方面提供指导。(指南详见)
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实践指南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多在急诊首诊,是急诊科常见疾病之一。急诊科初诊过程中的早期识别及正确处理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患者多以胸痛或胸部不适为首发症状,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是急诊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基于ACS发病急、病情变化快、预后差与是否及时准确诊治显著相关等特点,如能尽早识别,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则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为提高急诊医生ACS诊疗水平,制定一个适合各级医疗机构急诊科医生(包括院前急救医生)实用性强、可操作的评估ACS指南具有重要意义。(指南详见)
CCS循证建议:急性冠脉综合征出院后的二级预防
年6月,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发布了急性冠脉综合症出院后的二级预防建议,该建议涉及的内容包括:血管保护,心脏保护,危险因素控制,患者依从性等。(指南详见)
Circulation子刊: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输血和急性肾损伤的危险性分析
急性肾损伤(AKI)合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往往与不良的临床预后联系在一起,到目前为止,没有研究评估接受PCI治疗的患者输血与AKI之间的关系,最近,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Circulation:CardiovascularInterventions》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旨在对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输血及急性肾损伤的危险性进行分析。
研究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的所有参与者取自CathPCI注册表(n=)中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主要指标是AKI,其定义为PCI术后血清肌酐上升≥0.5mg/dL或≥25%以上。
在研究对象中AKI的发生率为9%,AKI患者的年龄较大,女性较多,有高患病率的合并症,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和晚期慢性肾脏疾病。2.2%的患者需要输血,在全部研究对象中,那些接受输血的患者AKI发生率为35.1%,而未输血患者发生AKI为8.4%(调整后的比值比为4.87[4.71–5.04])。在那些有持续出血事件和输血的患者亚组中,AKI发生率显着增加;在无出血事件的患者的亚组中也有类似的发现。
由此可见,输血与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AKI发生密切相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是否限制性输血策略可能通过降低AKI风险改善PCI的预后。(文章详见--Circulation子刊: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输血和急性肾损伤的危险性分析)
Circulation: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优化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效果
目前尚没有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优化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效果。最近,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发表法国JeanMinjoz医院心内科NicolasMeneveau医生及其研究团队的研究文章,旨在明确这一问题。
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该项目纳入了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并比较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引导的PCI(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引导组)和透视引导下PCI(血管造影引导组)的治疗效果。研究的主要终点指标是通过测量PCI术后血流储备分数来评估PCI的功能性预后,次要终点指标包括手术并发症和围手术期心肌梗死,通过评估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来确定手术安全性。
研究者发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使用导致50%的患者手术策略发生了变化,与血管造影引导组相比,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引导组的主要终点指标有所改善,该组研究对象具有较高的血流储备分数(0.94±0.04vs0.92±0.05,P=0.)。然而两组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33%vs40%,P=0.28)无显著差异。尽管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引导组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和使用更多剂量的造影剂,两组手术的并发症(5.8%)和急性肾损伤(1.6%)的率是相同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引导PCI术后42%的患者支架完全膨胀,32%支架发生异位,20%的支架未完全覆盖病变斑块。相比于血管造影引导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引导组使用支架后会有更大的舒张几率(43%vs12.5%,P<0.)和较低的残余狭窄(7±4.3%vs8.7±6.3%,P=0.01)。
由此可见,急性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引导PCI比血管造影引导的PCI有较高的术后血流储备分数。OCT不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心肌梗塞或急性肾损伤。(文章详见--Circulation: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优化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