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冠状动脉综合症 > 疾病预防

医院成功完成PCI治疗冠状动

近日,医院心内二科成功为68岁的CTO合并左主干“前三叉”病变患者岳老汉实施了PCI精准介入治疗。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老人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是当前介入治疗的难度之一,CTO合并左主干“前三叉”病变更是最严重的情况,是难上加难。因此PCI治疗注定成为勇敢者的艺术,是对术者技术水平、体力耐力极限的挑战。

岳老汉入院情况不容乐观

据了解,岳老汉因早晨无明显诱因和原因突发胸前区不适伴出汗3小时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非特异性T波异常。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2型糖尿病、陈旧性脑梗死。

入院后给予心内科护理常规,持续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并强化药物治疗,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扩冠、改善心肌代谢、改善心功能、保护胃粘膜以及对症治疗,完善辅助检查。

两次精准PCI介入治疗“狭”路相逢勇者胜

针对老人冠状动脉多处存在严重的弥漫性钙化斑块、管状狭窄或局限性狭窄,右冠存在次全闭塞,血流严重受阻的情况,于涛主任带领团队先后两次进行PCI精准介入治疗:先打通闭塞的右冠,植入支架2枚,恢复心脏血供,后又在左冠“前三叉”严重狭窄部位再次进行PCI精准介入治疗,并创新性采用DK—mini—Crush术式,进行双支架双球囊对吻扩张。造影显示植入支架皆贴壁良好,无残余狭窄,远端血流TIMI3级。

两次PCI介入治疗各具特色

右冠为CTO病变,血管钙化阻塞严重,操作中导丝操控行进多次受阻,通过调换指引导管、微导管辅助反复尝试不同型号导丝,终于成功通过闭塞处。

左冠为非CTO病变,但病变位于要害处:左前降支中段90%狭窄,遂植入药物洗脱支架一枚;

“前三叉”病变位置重要且特殊,是左主干分出前降支和回旋支的三岔路口出现联合狭窄的病变。宛如一棵大树的主干,一旦截断九死一生,所以介入治疗危险性大、难度大。一般情况下,是做冠脉搭桥手术,但是老人不能耐受这巨大的创伤和风险,还有出外求医奔波疲劳不便。

于涛主任反复思量权衡利弊,决定采用先进的DK—mini—Crush术式。他幽默地称之为“约会”。此术式简便、安全、高效,但同时,又对术者要求苛刻:病变要完美地处理,支架的选择、多个支架的对接配合、球囊释放压力的调整等等,都有极大考验。并且对术者导丝操控水平、通过复杂病变的处理能力等也是严峻的考验。

面对复杂病变,于涛主任成竹在胸,因为除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介入技术,还有优秀的医护团队支撑。他亲自主刀,王西玲、王长江、穆乃娟配合,于左主干至回旋支中段植入支架一枚,再经过迂回曲折的血管路线行进,实现两个高压球囊与前三叉处对吻扩张,再于左主干开口至前降支近段植入支架一枚。经过反复扩张塑形,最终手术成功。两次介入手术耗时5小时10分钟。

岳老汉PCI手术的成功,对改善预后和提升生活质量获益明显,充分显示了心内二科PCI技术的日趋成熟,标志着心内二科在冠心病介入诊断治疗领域又前进了一大步,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肩负重任勇敢攀登

做这样的手术,在外人眼中,感觉轻松快捷,没有血淋淋的视觉冲击,没有惊心动魄的抢救情境,操作着各种导管导丝,就像是一场精美的苏绣表演。但是只有内行人才明白,这一份云淡风轻之下的驾轻就熟,是要决策者经过多少精打细算,主刀者经过多少实战磨练才能做到。对病情的充分评估,对治疗方案的权衡取舍,对全局的操控能力,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以及并发症,会有怎样的预后,精准的健康指导等等,无不是心血的付出技术的体现。还有30多斤重的铅衣,几个小时下来,汗水湿透衣背。他们是穿着铠甲的战士,在进行精密的战斗。铅衣再重,重不过责任。

时刻学习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提高心血管病治疗技术水平,持续进步勇敢攀登医学高峰,造福患者,这就是心内二科医护人员的梦想。

从科室成立伊始,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目标,5年实现完美嬗变。“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他们明白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实现梦想需要艰苦奋斗;更明白冠心病已成为危害国人健康的重大疾病,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冠心病介入治疗量最大的国家。

生逢其时,肩负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使命,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懈努力,心内二科永远在路上。

责编:刘永胜

版式:冯玉玺

通讯员:于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msm.com/jbyf/127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