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时节,该怎么防病怎么进补怎么养生
.12.07十月廿三
大●雪
大雪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度开始。历书记载:“斗指甲,斯时积阴为雪,至此栗烈而大,过于小雪,故名大雪也。”
大雪节气后,天气越来越凉,寒风萧萧,雪花飘飘,我国北方开始出现大幅度降温降雪天气。雪后的大风使气温骤降,咳嗽、感冒的人比平时多。天气日渐寒冷的季节里,首先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有些疾病的发生与不注意保暖有很大关系,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中医理论中,「头」被称为「诸阳之会」,头部受凉,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数九严寒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
节
中医
养生
气
1
老人应该怎么防病?
大雪时节对老年人来说是个比较关键的时期。老年人因为天冷怕寒,冬天睡觉时爱多穿些衣服,其实这样做很不利于健康。因为人在睡眠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减慢,大脑、肌肉进入休息状态,心脏跳动次数减少,肌肉的发射运动和紧张度减弱,此时脱衣而眠,可以很快消除疲劳,使身体的各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另外,穿厚衣服睡觉,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汗液的蒸发,衣服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还会影响血液的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即使盖上较厚的被子,也会感到寒冷。
在这个季节老年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防跌倒:下雪天,防滑、防跌、防撞对老人来说最重要。建议骨质疏松的老人下雪天最好不要出门。要知道,骨折是老年人的大敌,骨折对于8、90岁的老人是个灾难,或者说骨折是他们的最后的病!
二防中风:对于血管弹性差的人,气温急剧变化会带来血压波动,引发中风。寒冷可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多,导致全身血管收缩。同时,气温较低时,人体排汗减少,血容量相对增多,这些原因都可使血压升高,促发脑溢血。因此,首先要重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原发疾病的治疗,其次注意发现中风先兆,如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医院就诊。
三防心脏病:特别是心绞痛、心肌梗塞等。隆冬季节与冬末初春为急性心肌梗塞的两个发病高峰期,其原因除了气温偏低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引起血管收缩外,寒冷还能增加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导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状血管。此外,病变的冠状动脉对冷刺激特别敏感,遇冷收缩,甚至使血管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重者发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应重视防寒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添衣服、被褥,以防寒冷侵袭。还要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体检,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溶栓、降脂、扩血管和防心肌缺血药物。
四防消化道溃疡:这一阶段由于寒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在副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下,致使胃肠调节功能发生紊乱,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刺激胃粘膜或溃疡面,使胃产生痉挛性收缩,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胃病复发。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戒烟戒酒,还可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如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
五防呼吸道疾病:包括感冒、咳嗽、肺炎等。可以抓一些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菊花、连翘、板蓝根、薄荷等中药煎汤预防。
2
大雪如何进补?
大雪时节为阴气最盛。古语云:阴极则衰。大雪也是萌动阳气的节气开始。大雪节气“秋冬养阴”最当时。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比如服用滋补的膏方:补阳的益圆膏、补肾的杞葚膏在冬令都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说到进补,很多人只是狭义地去理解,认为所谓的“补”就是吃点营养价值高的食品,用点壮阳的补药。阳虚病人秋冬温补阳气的同时,也应注重养阴,阴精的充沛,也有利于阳气的生长。
在运用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两点
1.养宜适度: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不可不及。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热之感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颐养天年”。
2.养勿过偏:综合调养要适中、调养要结合。无论饮食补养、药物补养都要恰到好处。比如:阳虚者宜用补阳的益圆膏,补到手脚温暖即可;更年期女性调养服用加味逍遥膏,阴虚出汗烦躁等症状消失即可停止服用;咽痒、干咳者服用雪梨润肺膏症状消失就可停止等等。
其实,食物进补、药物进补只是进补的一个方面,情志养生也不可忽视。把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身体和调养情志相结合。要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温寒等综合调养,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
文字:顾医森
美编:齐小美
医院介绍
医院成立于年,拥有余平米的诊疗面积和方便宽敞的停车场。年4月医院正式医院,并开通了糖尿病门特、偏瘫门特、肿瘤门特。设有推拿理疗科、中医妇科、中医内科、治未病科、中医糖尿病科、中医肾病科、针灸科,拥有先进的化验仪器的化验室、最新的心电图机,设立有中药房、西药房和煎药室,各种中西成药齐全。诊疗费、药费、化验费等所有费用报销比例为75%,可以为您节省了20%的费用。
医院现拥有知名中医坐诊专家20余人,其中包括医院著名的中医内科专家、心脑血管专家、糖尿病专家、肾病专家;天津中医药大学最著名的妇科专家及著名的针灸专家,鹤年堂中医药文化非遗传承大师一人,以及拥有来自全国各大中医药大学针推专业毕业的专业理疗师20余名。中医推拿理疗是鹤年堂最具特色的科室之一,对亚健康、腰背疼,脖子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肌肉损伤等损伤性症候的治疗,手法独到,对骨损伤、骨关节病、风湿类风湿、等疑难杂症,更有自己独特的治疗手段,常常被病人称赞为“神来之手”,治疗效果立杆见影。鹤年堂传承的中医药精髓,造福了一方百姓,为社区居民看病取药带来了方便,更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带来了保障。
鹤年堂中医门诊部
中医专家介绍(部分)
沙明荣主任
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
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天津中医学会妇科分会委员
鹤年堂特聘首席妇科坐诊专家
擅长治疗
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功血、子宫内膜异位、、乳腺增生、阴道炎、宫颈炎等妇女常见病。
坐诊时间:
每周四下午14:00
严苏纯主任
医院中医科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鹤年堂特聘首席心脑血管
肾病坐诊专家
擅长治疗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肾病、冠心病、头晕胸闷、心慌气短、焦虑抑郁、肥胖症、亚健康的诊断与治疗。
坐诊时间:
每周日下午14:00
韩伟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特色诊疗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
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鹤年堂特聘首席疑难杂症、脾胃病、失眠症小儿常见病坐诊专家
擅长治疗
1、带状疱疹
2、风湿类风湿、颈肩腰腿痛、晨僵性疼痛等各种疑难杂症。特别是自己组方研制的外用敷贴对颈、肩、腰腿疼、晨僵疼效果极佳。
3、急慢性胃肠炎、脾胃不和、脾胃功能失调等脾胃性疾病。
4、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等睡眠性疾病。
5、小儿感冒、发烧、脾胃弱、积食、身体弱等小儿常见病。
坐诊时间:
每周一到五8:30—17:00
刘金华副主任
天津中医药大学医学学士
天津医科大学MBA硕士
天津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中心特聘专家
从事中医临床诊疗三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治疗
一、擅长中药内服诊治中医内科疾患。如脾胃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三高症、糖尿病及肿瘤术后、化疗后的康复。
二、擅长应用传统中医理疗方法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治疗颈椎病、肩周炎、骨关节病、肥胖症、神经系统疾病,基础理论扎实,拿捏经络穴位准确,疗效显著。
坐诊时间:
每周日8:30—17:00
王凡主任
硕士研究生导师
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
天津中医医院院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治未病分会常委
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鹤年堂特聘首席糖尿病专家
擅长治疗
应用健脾补肾、益气活血之法治疗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胃肠功能紊乱、失眠、情志偏颇、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前期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药调治等。
坐诊时间:
每周五下午14:00
袁金宝主任
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南开区首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获得脾胃病、失眠症中药调理方专利
鹤年堂特聘首席脾胃病、
失眠症坐诊专家
擅长治疗
脾胃不和、脾虚、腹胀、腹泻、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消化不良、食欲差、焦虑失眠等。
坐诊时间:
每周三下午14:00
宋和文主任
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医院
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
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
擅长治疗
糖尿病及并发症、冠心病,脾胃病及内科各种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
坐诊时间:
每周日下午14:00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