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人上岗当安检员,中通快递荒诞操作引
近日,河南周口鹿邑县中通快递9名基层网点负责人,联名举报一级网点用假人充当安检员数月。身穿“ZTO”紫色短袖工装,头戴黑色帽子的模特坐在电脑座椅上,这一幕看起来颇为荒诞的画面,在社交网络上引起热议。7月22日,中通快递集团承认河南鹿邑县快递网点违法违规操作,向客户和公众致歉。中通称已要求鹿邑县网点停业,并将在河南展开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和寄递安全三项制度培训。“假人安检员”上岗数月,荒诞画面引围观根据新浪舆情通大数据平台统计显示,7月19日至23日,“中通快递用假人当安检员”事件在全网引发2.89万条相关信息,其中敏感信息占比高达65.22%。在我国邮政、快递行业中,安检是生产作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安检环节弄虚作假的做法,极有可能伤害到公众的切身利益,因而网民看待该事件时情绪更容易受波动。事件经传播发酵后,微博话题#中通快递用假人当安检员#迅速登上热搜榜,截至23日,阅读量已超过3.6亿。分析澎湃新闻发布的微博,网民在参与转发、评论时较常使用“doge”“捂脸笑”“笑哭”表情,“假人充当安检员”这一做法令部分网民感到荒唐可笑;“费解”表情则表现出部分网民的迷惑与难以置信;还有一些网民在“微笑”“怒”“摊手”表情中表达对中通快递的不满。“用假人来做安检,这和没安检有什么区别?”“快递安全检查岂能如此儿戏”“想省钱省力不应该这么省”......快递网点在收寄物品时进行安全验视,是确保物品安全合法、避免违禁品流入寄递渠道的一道防线。而此次鹿邑县快递网点的这番违法违规操作,荒唐背后,正引起公众对“网点安检工作执行不到位”现象的声讨与重视。假人安检员下岗,媒体发问“安检意识是否装进脑袋”快递业迅猛发展,通过快递渠道运输的物品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其中网点安检员的重要作用就是防止违禁物品流入运送渠道,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假人“上岗”安检极有可能为快递危险品、违禁品打开方便之门,留下不小的安全隐患。事发后,中通快递陷入舆论非议,其中不乏新闻媒体的报道身影。新浪舆情通统计显示,包括17家中央级媒体、37家省级媒体、24家地市级媒体在内,约有家新闻媒体发声批判,再次对快递安检工作的执行问题予以强调。如中国日报发表微评:用假人充当安检员,这种“创新”或许为公司省钱,却会带来无尽的安全隐患;东方时评发文批判中通快递违法违规,“安排合格的安检员进行安检是法律刚性规定,该网点无视法律规定,违规操作,欺上瞒下,威胁了快递安全,受到处罚合理合法。”事实上,在中通快递“假人安检员”风波之前,快递安全问题早已进入公众视野。年8月,浙江省杭州市一快递公司邮包发生爆炸事件,造成两人受伤;年11月底,一件装有氟乙酸甲酯的快件由武汉发往山东潍坊,投递中发生泄漏,污染了其他快件,最终导致8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一起起快递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快递实名制、过机安检等环节变得尤为重要,且相关规定也越发严格。年3月1日以来,国家邮政局要求对快递实行“三个百分百”,即%先验视后封箱、%寄递实名制、%X光机安检。在如此严格的背景之下,中通快递鹿邑县有关公司数月来使用假人充当安检员进行过机安检的操作明显违规,且埋下了巨大的公共安全隐患。现实中,快递公司因为保证收寄效率,容易出现对安检验视这一环节重视不足的情况,究其本质,是对安检规则的轻视和对安全作业缺乏敬畏。北京晚报针对此事发文:假安检员“下岗”了,安检意识是否真的装进了相关负责人的脑袋?国家对物流业的要求,不是设置一套流于形式的安检工作线,而是要把每一个安检步骤落实到位,不出漏洞;公众对快递公司的期盼,也不只是把操作台上的假人换成真人,而是要把漠视安检的意识,换成对安全规则的恪守,对安全作业的敬畏。数据说明:本文由新浪舆情通撰写制作,数据来源于新浪舆情通、微热点、铀媒等蜜度信息旗下大数据产品,部分引用外部公开数据与资料。欢迎引用及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