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乙酸 > 疾病预防

中考押题化学式与化合价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医院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baidianfengjiankang/m/4574.html

押题1丙氨酸(C3H7O2N)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氨酸属于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B.丙氨酸是一种蛋白质

C.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D.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1

押题2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②2NH3③SO2

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押题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4个N原子—2N2B.铁离子—Fe2+

C.硫酸铝—AlSO4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押题4将0.72g草酸亚铁(FeC2O4)放在一个可称量的敞口容器中高温焙烧,~℃时,容器中的固体质量保持0.4g不变。所得物质的化学式为

A.FeB.FeOC.Fe2O3D.Fe3O4

押题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1)X、Y、Z、W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表。

①粒子Z为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若W为S2-,则x=_______;

②某气体由上表中的两种元素组成,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该气体的名称为_______;

③元素在周期表中周期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具有的电子层数。上表中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元素有_______种。

(2)工业上可用FeCl3溶液蚀刻电路板上铜,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参加反应的粒子个数比为_______。

(3)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图如图2所示。

①物质X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_______;

②由CO2转化为物质Y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押题6过氧乙酸(CH3COOOH)作为一种消毒剂,在防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组成。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属于有机物B.H、O原子个数比为2:1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变化。过氧乙酸不稳定,能分解为乙酸(CH3COOH)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制备。实验室中用图-1所示装置制备过氧乙酸,反应原理为:

①图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②该反应须控制在40℃左右进行,适宜用______对三颈烧瓶进行加热。

(4)拓展。除过氧乙酸外,NaClO、酒精等也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利用图-2所示装置电解饱和NaCl溶液可制取少量NaClO消毒液。电解过程中,a极区生成Cl2,b极区生成气体单质M和NaOH。

①气体M具有可燃性,其化学式为______。

②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O、NaCl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84消毒液,其中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④乙醇,俗称酒精,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常用作消毒剂,酒精抗病毒的原理如图3所示其实质是使病菌的蛋白质______(填“盐析”、“变性”)。在配制溶液时将75mL酒精和25mL水混合时,发现体积小于mL,这是因为______。

押题1B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2KO2+2H2O===2KOH+X+O2↑可知,反应前后钾原子的个数都是2个,反应前氧原子的个数为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2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氢原子是4个,反应后氢原子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X中,所以X的化学式为H2O2,所以A正确;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发生变化,所以B错误;

C、反应前氧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不为零,反应后生成了单质的氧气,化合价变为零,所以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正确;

D、反应前没有气体,反应后生成了氧气,氧气为气体,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D正确。

押题2D

A、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A选项说法错误;

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B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未发生改变,C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12+1×2+16):(1×2+16)=5:3,D正确。

押题3B

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物质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7%—14%=3%,故甲为反应物;乙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乙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反应的杂质;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36%—25%=11%,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40%=8%,故丁是反应物;所以该反应表达式为甲+丁→丙。

A、根据反应表达式可知,该反应为化合反应,A错误;

B、因为甲是反应物,有可能单质,B正确;

C、丙、丁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36%—25%):(48%—40%)=11:8,C错误;

D、乙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反应的杂质,D错误。

押题4D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得待测值为(20g+5g+3g+28g)-(30g+3g+8g)=15g,X质量减少,为反应物,Y质量增加为生成物,Z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未反应的杂质,M质量减少为反应物,所以该反应的表达式为X+M→Y。物质Z质量没有改变,所以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A说法正确;

B、由表达式可知,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说法正确;

C、参加反应的Y、M的质量比为(30g-5g):(28g-8g)=5:4,C说法正确;

D、待测值为(20g+5g+3g+28g)-(30g+3g+8g)=15g,所以D说法错误。

押题5D

A、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都跑到空气中去了,因此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错误;

B、本实验中玻璃管上部没有套气球,因此红磷燃烧产生的白烟会逸散到空气中,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

C、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该选项错误;

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不产生气体,故可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该选项正确。

故选:D。

押题6

(1)相等Zn+CuSO4=ZnSO4+Cu

(2)右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散逸到了空气中

(3)①②③

(4)大于

(5)碳、氢

(6)O2

(1)A实验是密闭装置,则反应前后天平左盘上的仪器与药品的总质量相等,硫酸铜和锌反应产生硫酸锌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

(2)B实验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水、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左边质量会减少,天平指针会向右偏转;故填:右;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散逸到了空气中;

(3)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原子数目、原子种类、原子质量。故答案为:①②③。

(4)镁和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镁,则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则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大于24g。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光合作用反应前元素种类是C、H、O,则反应后也是C、H、O三种,氧气提供了氧元素,则淀粉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6)光合作用需要吸收太阳能,反应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6、12、1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6、12、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O2。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msm.com/jbyf/163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