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冠状动脉综合症 > 疾病诊断

TCT中国论坛1例凶险STEMI多支病

作者:西安医院郭宁

年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TCT)于当地时间10月29至11月2日期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TCT有两场以中国专家为主导的学术专场,分别是10月31日的MeetingCHIPSfromChina(复杂高危病变中国论坛)和11月1日的CIT

TCT。

在MeetingCHIPSfromChina,张奇教授、郭宁教授等人分享了严重钙化病变、慢性阻塞病变、左心室功能不全、STEMI多支病变等复杂高危病变的精彩案例。病情介绍?55岁男性,主因劳力性胸闷、气短2月,加重两周入院,2月来劳累时出现胸闷、气短,持续3-5分钟,休息可缓解,2周来症状加重,当地诊断为急性心梗,经治疗好转,后来我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外周动脉疾病及其他病史,无烟酒嗜好,有早发的冠心病家族史。

?查体:T:35.8℃,P:80次/分,R:20次/分,BP:/90mmHg。可平卧,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0次/分,心音低钝,无杂音,余查体正常。

?入院心电图可见II、III、avF、V7-9导联ST段稍抬高,伴有T波倒置(图1),考虑亚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处理经过?入院诊断考虑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亚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Ⅱ级客观评定D。?入院后进行ACS的风险评估发现Grace评分为分,属于高危组患者。除给予常规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外,还安排了冠脉造影检查,冠脉造影提示LAD7段70-90%弥漫性病变,且血管迂曲伴钙化明显,LCX13段90%狭窄,考虑为本次罪犯病变,RCA1段60%狭窄,RCA%次全闭塞,由LAD发出侧枝供血。根据造影结果计算该患者SYNTAX评分为24分,建议行CABG术,但患者拒绝。?因此考虑分次手术干预,首次先干预LCX,于LCX13段顺利植入2.50*33mmFirebird2支架1枚,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于5天后再次干预剩余病变,Pilot50导丝通过RCA闭塞段后,由RCA1-2段串联植入2.5*29mm及2.75*29mmFirebird2支架2枚,同期干预LAD,于LAD串联植入3.0*29mmFirebird2支架2枚。

?术后予以替罗非班持续静滴24小时,并予以强化药物治疗(拜阿司匹林0.1QD、氯吡格雷mgQD、阿托伐他汀40mgQD、美托洛尔47.5mgQD及雷米普利5mgQD),观察3天后出院。

?出院当天,患者再次出现胸痛,并很快出现室速室颤。医院予以电除颤、气管插管等抢救后急转入我院,入院后行心电图提示为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2)。?入院后安排急诊PCI治疗,CAG可见LAD、LCX及RCA均可见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血管%闭塞,术中紧急植入IABP,并迅速开通LAD、LCX及RCA,术后予以IABP辅助,并积极稳定血流动力学、抗心衰等处理。?住院期间对该患者进行了CYP2C19基因型检测发现其为慢代谢型,同时TEG检查也提示其ADP及AA通道的抑制率均低(分别为5.1%及19%),考虑其存在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抵抗可能,因此更换其抗血小板药物为替格瑞洛,经过积极治疗14天后患者安全出院。随访近3年,该患者未再有胸痛等不适,目前心功能状态较为稳定。病例总结

支架内血栓一直是心血管介入医师的噩梦,支架内血栓的发生主要与几方面因素相关,包括:1.临床因素(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2.病变因素(如复杂病变、钙化病变、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及CTO病变等);3.技术因素(支架边缘并发症、支架膨胀不良等);4.患者因素(服药依从性、抗血小板药物低反应性等)。

该患者具有多项支架内血栓的高危因素:急性冠脉综合征多支病变、CTO病变、长支架、心功能不全。因此,该患者发生支架内血栓的风险远高于其他患者,同时该患者还合并有抗血小板药物低反应,更增加其ST发生的风险。该患者术后亚急性血栓形成考虑与多因素有关,但该患者为三支血管均发生支架内血栓,更多考虑与患者的临床状态及抗血小板药物的低反应有关,因此对于该患者,选用替格瑞洛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更有利于改善其预后。

但该患者的治疗过程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1.针对已过早期再灌注时间窗的STEMI患者,没有再表现出缺血症状的情况下,进行PCI治疗是否合理?2.错过再灌注时间窗的患者,再次干预时间的选择?3.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择期手术之间的间隔选择?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湴鍧
鍖椾含閭i棿鍖婚櫌鐪嬬櫧鐧滈濂?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msm.com/jbzd/19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