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冠状动脉综合症 > 疾病治疗

孔子熊猫中国形象是什么

孔子?熊猫?“中国形象”是什么?

[摘要]“外国人通过文学作品和电影了解当代中国,这固然是不恰当的。但当中国官方对外宣扬自己的当代文化时,却发现外国人仿佛不太感兴趣。”

50余名学者在2015“汉学与当代中国”论坛上讨论中国形象

聊起中国,外国人会想起甚么?孔子、熊猫,还是李宇春、姚明?近日,由文化部和中国社科院主办的2015“汉学与当代中国”论坛在北京开幕,近50名中外著名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一个问题:中国形象。

从“留着长辫”到“疯狂购物”的中国人

在2015“汉学与当代中国”论坛开幕式上,文化部副部长丁伟说:“有学者在谈到汉学发展时,用到过3个辞汇不解、误解、理解。”

由于中外文化传统的不同,在文化碰撞中,不解和误解是常有的,汉学研究恰恰能增进中国与世界的沟通交流,从而消除不解和误解,达成理解的境地。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发现,在国外的很多博物馆中,展出的中国人塑像是留着长辫、穿着马褂长衫的形象;而现在,中国人是揣着现金和信用卡,满世界购买奢侈品的喧哗样子。

“既然印象是在交往中构成的,为何我们在交往中不能把自己的美好形象展现出来呢?如果在外交宣扬层面,那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李君如说。

李君如在论坛中提出一个问题:能够反应中国精神、体现中国人性、表达中国情感、展现中国前程的中国名片是什么?他随即给出的答案是:五星红旗、孔子、熊猫。

五星红旗是中国的政治形象,孔子是中国的文化形象,“截止到2014年年底,已有170多个国家建立了475所孔子学院和850多个孔子课堂”;还有一张中国名片是熊猫,据媒体报道,彭丽媛在访美期间与美国第一夫人一同参观了大熊猫馆,并为两个刚刚出身的熊猫宝宝偏方治疗白癜风取名字。

李君如说:“孔子强调和为贵、和而不同、仁者爱人,大熊猫也是友善的形象。所以,展现中国形象有一个重要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喜,勿传于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熊澄宇认为,国家形象可以从三个层面界定:1是物资层面,包括小说、绘画、建筑等;2是精神的价值体系,包括道德、思想;3是规范人们行动的制度体系,包括政治、文化、教育等相干制度。

熊澄宇还提示,中国的国家形象在传播进程中要分清哪些是正面的,哪些是负面的。“比如,前两天扬州弄了一个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扬州炒饭,破完纪录,炒饭就用垃圾车运走了。这样一个价值体系就是负面的。”

讨论中国是件时兴的事

关于中华文明对外的影响,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直言:“历史上的存在,不等于它在今天的影响。历史文明在古代缺少传媒交换的情况下,完全可能平行发展,相互影响力有限。华人可能有一种误解东南亚是中华文化区,其实在东南亚,只有华人聚集区才是中华文化区。像马来西亚,主要文化固然是伊斯兰文化。”

据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纳比坚介绍,从18世纪中期以来,中国人在哈萨克人眼里是“穿着宽松衣服,心胸开阔、宽容、性情温和”的形象。

秘鲁学者蒙塔沃笑言,讨论中国是件时兴的事。“在拉丁美洲,中国的形象非常正面,很多拉美国家认为中国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有很多合作项目。开设孔子学院以后,很多年轻人愿意去学中文。”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创始人斯瓦尔斯基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创始人斯瓦尔斯基从2008年开始研究中国文化,他为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提了一个建议:约请世界的诗人,和中国的诗人一起,为冬奥会写诗。

“这些关于雪山、雪花的诗歌,在10年、几十年后就是文化遗产,就能继承下来。古希腊奥运会是什么样,你不记得了,但荷马的诗歌流传了下来。”斯瓦尔斯基说。

清华大学教授阎学通认为,随着北京国际白癜风医院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传统文化对中国在国际上形象的影响力愈来愈大。他发现,中国已开始在外交政策中加入中国的传统文化素,领导人讲话、政府文件开始使用一些古汉语,较多选自儒家学说,也均衡法家、道家、兵家等。

阎学通说:“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先秦时期著作无数,但留下来的就是诸子百家几十部,其余都被大浪淘沙。目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更多体现在文物古迹等物资层面,而对思想、音乐、家庭等如何保护,其实不明朗。我们要想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要珍惜历史、尊重历史、鉴戒历史。”

“中国当代的文化是混合的文化”

德国莫卡特基金会中国代表阿克曼发现,如果你问一个普通的外国人,对中国当代文化有甚么印象或想法,对方要末对中国一点儿都不了解,要末知道中国有几个当代艺术家。“外国人通过文学作品和电影了解当代中国,这固然是不恰当的。但当中国官方对外宣扬自己的当代文化时,却发现外国人仿佛不太感兴趣。”

阿克曼说:“中国当代的文化是混合的文化,有东方的、西方的、本土的、外来的。有先锋艺术家,有莫言,有张艺谋、陈凯歌、崔健。近百年来,中国的文化精英执著于问,中国不同于西方之处是什么,我们如何保存本身的文化传统。”阿克曼认为,进入21世纪后,商业文化改变了中国的当代文化,“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动辄卖到上千万()、上亿(),使官方文化、非官方文化和商业文化这三种文化基于共同利益而共存”。

熊澄宇认为,中国在传递国家形象的进程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走出去”,以自我为中心,让他人认识中国,最典型的就是孔子;第二阶段是博物馆里的中国,世界上几十个收藏有中国文化的博物馆出现的是物资和精神的融会,是承认差异的文化交流;第三阶段是文明的交换和互鉴。

2014年,熊澄宇参加一个北欧文化论坛时,学者们表示各国各有长处,以文化产业为例,美国的体量最大、中国的发展速度最快、北欧的创新度最高。

“中国提‘一带一路’,触及很多基础设施建设、经济贸易来往,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民心相通’。”熊澄宇说,“‘民心相通’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文/蒋肖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msm.com/jbzl/4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