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高血压的真正凶手不是盐,而是它
你知道吗?诱发高血压的真正凶手不是盐,而是钠!重要的事说三遍:钠!钠!钠!
很多人以为食用盐是引发高血压的元凶,其实真正的元凶是食用盐中的钠。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天钠的摄入量是5克,据台湾最新统计,台湾人均每天钠的实际摄入量为9克。
钠从哪里来?
除了食盐外,我们吃的腌菜、肉制品、休闲食品、豆制品、蔬菜、水果等食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钠”。所以即使我们每天摄入”钠”量等于食用盐中的“钠”量,我们还会从其它的食物中摄入钠。即便我们每天吃的盐含”钠”量5克,但实际上我们”钠”的含量还是超过了5克。所以现在高血压的患病风险率迟迟没有降下来。
哪些食物钠含量高?
除了食盐之外,含钠高的食物有:
腌制食品:都是用盐来制作,钠含量极高。
番茄乾:g的西红柿乾的含钠量高达mg。
零食:g的椒盐饼乾含有mg的钠。
乳酪:g乳酪的含钠量约mg。
海蟹:一只阿拉斯加的帝王蟹腿会含有mg的钠。
发酵粉、小苏打:一汤勺小苏打也会为你提供mg的钠,一茶匙发酵粉会含有mg的钠。
汤料包:一份5g的汤料其中的含钠量约为mg。
香肠、熏肉、咸肉:20克牛肉乾含钠量为mg。
沙拉酱、酱油:一勺酱油的含钠量是mg。
酵母:约6g酵母的钠含量,就可以轻松达到mg。
正确吃的食物能有效降血压的食物
三七粉
三七是一种经典的活血圣药,是一切血症的要药,我们熟知的云南白药、片仔癀、丹参滴丸、血塞通等都是以三七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的,在防治疾病方面使用非常广泛。而原生态的三七块根,打成粉剂,则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活血通脉的保健药材。
三七粉是三高人群必备的药物,安全无毒副作用!
绞股蓝
“北有长白参,南有绞股蓝”。被称为高血压的“克星”。同时,绞股蓝没有副作用,可以长期坚持喝。
山楂
山楂能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增加血液的输出量,降低心肌耗氧量,能有效预防心绞痛。
玉米须
玉米须晾乾后制成茶饮,不但可以利尿、止血、止泻的功效,还有很好的降低血压的功效。
苦荞
营养非常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2的含量是玉米和大米的2-10倍。
辣木籽
辣木籽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它可取代复合维生素、钙片、鱼肝油等。
经常食用辣木籽可增强免疫力、排毒、塑身、抗老化、抗癌、并对多种慢性及重大疾病都有极大的改善功效。
特别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痛风等有很好的效果。
做对了这几件事,血压从降到
郑渊洁——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不仅是因为他笔下的“《皮皮鲁鲁西西》、《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等,还因为他在得了高血压后,天天坚持素食、六成饱和运动等方法,让血压从降到,一下子称为降压名人。
之前身高厘米的郑渊洁,体重95公斤,血压。经过自己一系列饮食、运动等方法后,血压降到,体重下降到80公斤。
心血管专家说,郑渊洁采用的是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方法。这种方法很有效,其中减体重的锻炼最关键。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除了按时服用药物治疗外,都应该配合以下的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对改善高血压作用很大。
减体重。对于肥胖高血压患者,体重每减5公斤,血压可下降10-20毫米汞柱。
多运动。如果运动散步半小时以上,血压可降10个毫米汞柱。
少吃盐。每天少吃盐在6克以下,血压可降5-6毫米汞柱;
好心情。保持良好心情,不着急不上火,血压可降5-10个毫米汞柱。
除了以上这几点,心血管主任还有几句话,对降压非常有帮助!降压记住心血管专家的5句话:
1.胆固醇增加一单位,心血管疾病死亡概率增加1/3!
如果吃了太多胆固醇,会带来的肥胖和体内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升高,造成血压升高。
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鱼子、蛋黄、墨鱼等。
亚太地区有关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调查显示,亚洲人体内的胆固醇每增加一单位(1mmol/L),心血管疾病死亡概率就增加35%。
2.管不住自己嘴巴,就管不住自己血压!
和很多疾病一样,高血压也是要忌口的。如果管不住自己嘴巴,就很难控制血压,比如以下4种食物,高血压病人就要少吃!
①刺激食物:辣椒、咖喱、芥末等辛辣调味料,葱、芥菜等辛香蔬菜以及酒类、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
②过咸食物:咸菜、咸鱼、腊肠等,腌制食品含盐度较高,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③高热量食物:特别是糖类,容易引起血脂升高。
④饱和脂肪酸含量极高的肉类:比如牛、猪、羊肉,五花肉,肥肉,香肠,腊肠,熏肉等。
3.吸一支烟,血压持续升高15?30分钟!
吸1支香烟后,我们的心率平均每分钟会增加5~20次,收缩压上升10~25mmHg。而吸2支烟,10分钟后,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会使心跳更快,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升高。
4.很多人的高血压,都是熬夜熬出来的!
如果晚上睡眠不好,夜间的血压会因为交感神经不能得到较好的休息,甚至因为失眠引发焦虑,进而造成血压上升,容易形成不正常的血压变化规律。而且这种伤害,可不是第二天白天补觉就能补回来的。
5.心理压力增大,血管压力也会骤增!
工作压力比较大、精神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身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能引起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就造成排血时阻力加大,而阻力加大,就会引起血压升高。
心血管主任总结的降压食疗方!
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宋雷在他的书中《如果医生得了高血压》,推荐了一些食疗方法,供大家参考:
3款降压粥
①芹菜粥。芹菜是蔬菜中的降压明星,它含有酸性的降压成分,有平肝降压的功效。
②菊花粥。菊花可以养肝血、清肝热、降血压,所以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患者中的肝火旺盛者,可以多喝点菊花粥。
③银耳粥。银耳可以滋阴生津、益气降压,适合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食用。
3款降压茶
①玉米须茶。中药里,玉米须又称“龙须”,具有很好的降血脂、降血压和降血糖的作用。煮玉米须茶的时候,可以取出玉米上的玉米须,加少许冰糖一起煮即可。
②莲子心茶。莲子心是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它的味道非常苦,但是却具有极好的降压去脂之效。
③山楂茶。现代医学认为,山楂有扩张冠状动脉、舒张血管、降血脂、降血压、强心的作用。
《中国药典》和中药学教科书上,除了少数毒性峻烈、含有较大毒性成分的中药明确标注为有大毒、小毒外,绝大多数中药并未标明其有毒,通常认为是无毒药。然而,无毒中药是否一定就是安全的,可以随意服用呢?
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不但普通民众,就连一些医药专业人士也对无毒中药的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没有标明毒性的中药就是绝对安全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无毒中药是不能等同于普通的食物和营养物质的。
01
药物偏性谓之毒
《类经》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人之为病,在乎阴阳有偏,药之效,在于纠其偏也。古人也说;“是药三分毒”。此“毒”是特指药物的作用偏性,也是药物的特性。药物的偏性可以纠正人体失衡的阴阳状态,治疗对应的病症。偏性就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对应效应后的特征表现。
偏性从现代生理学和药理学角度来说,就是药理作用和生理活性。尽管多数中药并没有明确其是有毒有害的,但是毫无疑问,从现代药理学角度来说,多数中药尽管无毒,但是却对人体有着显著的药理作用。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理论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并在此理论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认识。
对于药物毒性的认识,受限于古代的科学技术水平,不可能从分子细胞和化学成分等微观层面去分析和探讨其药理毒理作用。只能从药物运用于人体后产生的相应作用来解释其药性特征。总体上来说,这是一种建立在经验认识基础上的宏观药性理论。
02
正确认识药物的毒性
一些毒性较为剧烈的中药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附子、半夏、蟾酥等含有剧烈毒性成分的药物,其应用稍有不慎,即可引起中毒甚至导致人体死亡。目前医学界普遍认识并且注意到了毒性中药的应用和管理。然而,绝大多数无毒中药中存在的化学物质成分,其对人体产生的药理作用和可能造成的机体损害,并未引起专业人士的重视。
除了少数精通中医药学的专业人士,多数人很难理解无毒中药的药性特点。一般会想当然地将其理解为是绝对安全无害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一些药食两用的中药,如生姜、大枣、蜂蜜等一类中药。实践证明其一般情况下确实不具备毒副作用,可以作为食疗方法长期服用。然而这类中药毕竟是少数的。
中药中的大部分药物,都没有标明出其是有毒的。只标注出其具有寒热温凉的作用偏性和在人体内产生的升降浮沉作用趋势。缺乏作用于人体后完整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也缺乏长期的药理学、毒理学跟踪研究。绝大多数标注为无毒的中药,给人们的认识造成了误区。不少人认为其只要不是标注为是有毒的就可以放心随意服用。
实际上,许多中药尽管是无毒的,但是偏性很强,即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会对人体的生理以及生化代谢产生明显的作用。从化学成分角度来分析,中药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理药理活性的成分。例如生物碱、蒽醌、黄酮、皂苷、香豆素、挥发油等化学成分。
这些成分都具有显著的生理药理活性。不能等同于普通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些成分对于特定的疾病可以起到治疗和改善作用。而对于正常人和病症不符的人群,短期内应用或许并无大碍,然而长期服用,就可能会产生多种毒副作用。
如黄连,尽管典籍中并没有记载其有毒,可是作为一味具有大苦大寒偏性的清热燥湿药,只可暂用,不宜久服。否则由于过于苦寒,多用会败坏脾胃,贻害无穷。而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了其含有黄连素等多种生物碱类成分,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其尽管“无毒”,多用却是有害的。
03
“无毒”中药不能滥服
自古至今,盲目进补滋补中药的人士络绎不绝。超量滥用补药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由此引发的关于中药是否有毒的讨论不断。甚至导致中药饱受诟病。诚然,大多数补益类中药中确实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可以作为体质虚弱者的有效补充。
然而,许多补益类中药具有强烈的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这些复杂成分可以同时兴奋人体多器官多系统,产生机体功能亢进,如出现咽喉痛等“上火”症状。因此不能等同于一般的营养物质。
如鹿茸具有显著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然而其同时会对人体的其它系统产生复杂的兴奋刺激作用,初次服用过量,将会导致流鼻血等副作用。淫羊藿含有皂苷类成分,服用后可以兴奋人体性腺、肾上腺等系统,产生明显的机体功能亢进作用。中药典籍记载其久服可以“令人无子”,可能是长期服用对人体的内分泌和生殖系统产生了一定的损害作用。
因而,无毒的滋补中药也不应随意滥用。清代名医徐灵胎说:“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亦毒药之类”。虽然二药在典籍中均记载为无毒,然而其并非就是绝对安全的。其具有显著的药理生理活性。甘草虽然被称之为“国老”,运用极其广泛,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毒副反应。
然而由于其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长期大剂量服用,会导致人体水钠滞留,产生高血压等副作用。人参被称为“百药之王”,在拯救危急重症以及食疗滋补虚弱疾病上具有显著的疗效,从而备受推崇,然而,长期超量服用却会导致失眠、头痛、儿童性早熟等“人参滥用综合症”的发生。
前些年国外报道的所谓中药毒副作用,多数就是无视中药的药物偏性,忽视其具有的药理生理活性,片面地认为无毒中药是绝对安全、无任何害处的,从而长期任意地大剂量滥用。
其结果就是导致产生了一些毒副作用,损害了机体健康,于是他们又转而认为中药是有毒有害的。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中药不应单纯地理解成是纯天然物质,是绝对安全无害的。
同时也不应该片面地认为所有中药一定都是含有毒性成分,具有毒副作用。特别是无毒中药,应该认识到其中都含有具有药理作用和生理活性的成分。服用后均会对人体产生相应的药理作用。有些作用是积极地,而有些作用则是消极的。不能认为无毒中药是绝对安全的,可以随意服用。更不能将无毒中药特别是一些补益类中药简单地等同于蛋白质、淀粉、葡萄糖等营养成分食用。
无毒中药并不等于是绝对安全的物质,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营养物质。服用无毒中药,应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服用。不要为了追求疗效,擅自盲目地大剂量长期滥用,以免产生毒副作用危害人体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