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隐性高发9大人群,运动饮食体
随着生活变好,饮食变的多样丰富,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很容易出现在餐桌上。这时,一些人由于饮食不节,加之缺乏运动,久之能量过剩,体内高代谢而出现富贵病。今天我们要说的这种富贵病,相信大家都已经猜出来了,那就是糖尿病
01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02
糖尿病的危害
1、对肾脏的危害
因为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促进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早期表现为蛋白尿、浮肿,晚期发生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2、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心脑血管伴随症状是糖尿病致命性伴随症状。主要表现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血管收缩与扩张不协调,血小板粘聚,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高血糖、高血脂、高粘血症、高血压,致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得病人数和死亡率呈上升指数。
3、对周围血管的危害
主要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在外界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时较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组织溃疡,这种危险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称为糖尿病足。
4、对神经的危害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最常见,这是糖尿病的危害之一。
5、对眼睛的危害
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能够损害视网膜血管,导致血管闭锁,视网膜组织缺氧,从而视网膜出现微血管瘤、水肿、渗出、出血、新生血管以及玻璃体增殖性病变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与糖尿病性白内障为糖尿病的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现。轻者的糖尿病患者的视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这也是属于糖尿病的危害表现。
03
糖尿病的隐性高发人群
1.年龄大于等于40岁
2.有糖尿病前期史
3.超重···
4.肥胖
5.静坐办公室
6.一级亲属有糖尿病
7.冠心病,糖尿病,心血管病,血脂高
8.多囊卵巢综合症
9.胰岛素抵抗
04
糖尿病前期如何干预
经常运动
保持运动对于1型糖尿病的预防至关重要,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绝对有益。一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胰岛素抵抗,就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无法正常利用,而运动恰好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有效预防二型糖尿病。
控制饮食
患者可以让营养师或者医生为自己的病情,制定一个合理的饮食方案
控制体重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胖孩子越来越多,糖尿病开始“瞄上”青少年,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有效预防1型糖尿病,首先就要把体重降下来,使体重接近正常。
05
如何有效减肥
肥胖标准
一、标准体重等于身高减超过标准体重20%至30%为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0%至50%为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的50%,为重度肥胖。
该方法操作简单,评估方便,但是不能区别肌肉发达与脂肪增多,所以医师一般不用它来诊断肥胖。
二、体重指数法,体重指数等于体重乘以身高的平方,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界限是体重指数小于18.5为体重过低,体重指数为18.5至23.9为正常,体重指数在24至27.9为超重,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8为肥胖。
三、腰围,女性85cm;男性90cm
要想减肥,首先就要控制热量的摄入,人体7大营养素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有热量,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一般说,蛋白质约占人体全部质量的18%,最重要的还是其与生命现象有关。
碳水化合物: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它不仅是营养物质,而且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
脂肪:人体内的脂类,分成两部分,即:脂肪与类脂。脂肪,又称为真脂、中性脂肪及三酯,是由一分子的甘油和三分子的脂肪酸结合而成。
06
减肥的终极利器——辟谷
辟谷即不食五谷杂粮,是通过吸收自然精华之气,而进行减肥,排毒,养生的系统养生方法。这一做法起源于先秦,在我国唐朝时期民间比较流行,国外,有断食等方法,都来源于辟谷的概念。
本文指导专家胡磊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Curalife植物"降糖"
以色列进口11种天然草本提取
3-7天有明显降糖改善
点击??图片购买
▼
往期精彩回顾▼武汉肺炎爆发,1人传染14人!无数中老年人拒绝戴口罩,央视紧急呼吁!钟南山建议盐水漱口防病毒?需要佩戴护目镜吗?专家回应来了请扩散!医院请求大家的支援!图文综合来源:网络,仅作传播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喜欢本文,请点一下“在看”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