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成功利用正逆向导丝技术联合开通慢
文/图:冯兵(胸痛中心)版面设计:任生文
审核:王凤丽
近日,医院胸痛中医院聂斌教授协作下再次完成一例疑难冠脉介入病例。这是胸痛中心自成立以来,介入治疗手术的又一次挑战。患者为一位老年男性,半月前确诊急性前壁心梗,心功能低下。造影示:三支严重病变,前降支95%狭窄,右冠状动脉粗大,自中段完全闭塞(CTO病变),回旋支相对细小,弥漫狭窄,需搭桥手术治疗,因考虑到手术需开胸,创伤面积大并且费用高,患者拒绝搭桥手术治疗。胸痛中心团队与聂斌教授反复讨论病情后,决定满足患者需求,为其行创伤小、费用低的介入手术治疗。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取得同意后,根据详细制定的介入手术方案,决定行两次手术。在导管室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第一次顺利为患者行“前降支支架治疗”,同时强化药物治疗,改善心功能。一周后,行第二次手术为患者开通右冠。术中造影提示:患者左冠间隔侧枝向右冠远端逆供良好;右冠闭塞近端和远端不同步,闭塞段有明显扭曲,闭塞止于三叉前。胸痛中心团队与聂斌教授仔细研究造影图像,尝试正向前开通右冠,又考虑患者病变处存在迂曲,需要选用合适的导丝。遂先后尝试三种不同类型的导丝均不能完全通过闭塞段,且无法判断导丝远端是否位于真腔内。聂斌教授当机立断,同时穿刺左侧桡动脉成功后,通过间隔支侧枝启动逆向开通闭塞段,但在sion导丝顺利通过间隔侧枝后,cm微导管无法跟进通过。在有限的条件下,再次转正向,同时以逆向导丝为标识,行Kissingwire(导引钢丝对吻)技术。正向再次使用P导丝多次调整,最终到PL(右冠远端分叉)远端,经逆向造影多次证实导丝位于真腔。正向用球囊顺序扩张,但正向造影右冠无前向血流(提示导丝在闭塞段先进入内膜下后再进入血管真腔)。因无法确保P导丝是在分叉前还是分叉后进入的PL,故不能盲目植入支架,团队医护人员再次研究影像,决定大胆跟进微导管进入PL远端,送入双弯SION导丝,凭借娴熟的导丝应用技术,将导丝送入大角度PDA(右冠另一分叉),此时造影提示P导丝是在右冠分叉前进入血管真腔,可以行支架术。遂顺利植入两枚支架后,右冠成功开通,PL(右冠远端分叉)和PDA(右冠另一分叉)得以保全,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好转出院。医院医院长年合作,聂斌医学博士理论水平深厚,冠脉介入治疗技术精湛,尤其擅长慢性闭塞病变的治疗,自指导我院介入治疗以来,已完成十余例冠脉慢性闭塞病例开通治疗,极大提高了我院介入治疗水平,为本地冠心病患者,尤其严重冠脉病变患者带来了福音!温馨提示:※医院医院。※就诊时请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合理安排就诊时间。※公交路线:乘坐7路、9路、12路都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