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多人复工后突发高热呼吸困难
■编辑:小N■来源:半岛都市报、经济日报、澎湃新闻
图据新华社1
3月1日凌晨1点左右,青岛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医院急诊科
青岛市某区发现数例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的患者。
血液检查结果中多项指标升高,急需排查是否为疑似新冠肺炎聚集性病例。
经过进一步了解,这些患者刚从外地返回青岛复工。前一天下午,清洁办公场所之后出现不适。
孙运波了解情况后,医院,对所有患者做肺CT排查。
肺CT影像显示,几人均表现为双肺广泛均匀的磨玻璃密度影,出现气管支气管炎症和肺间质渗出性改变。
图据澎湃新闻,图文无关据此,孙运波基本排除新冠肺炎,考虑是患者吸入有害物质所致,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庆幸的是,几名患者的病情很快得到缓解。
经调查反馈,几人都吸入了高氯性气体,造成呼吸道尤其是肺脏腐蚀性损伤。
原来,他们在清洁办公场所时,不慎将含84消毒液的污水与冲洗厕所的洁厕灵混合,两种液体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有害气体大量排放。
几名患者吸入有害气体后,造成肺部灼伤,其症状、体征非常像新冠肺炎。
“万幸的是,他们吸入有害气体的时间短,房间也通风,受到损害的程度比较轻,经过及时有效治疗,很快就恢复正常了。”
孙运波说,如果吸入有毒气体时间较长,或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如白肺甚至窒息死亡。
图据澎湃新闻,图文无关由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几名患者的水肿已经吸收,呼吸困难得到救治,烧也退了,观察休息后,就准备重返工作岗位。
“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各大企业重视清洁消毒,这很好。但要注意消毒液的特点,浓度过高对人体有害,两种消毒液混合使用,会产生毒气甚至危害生命。”
孙运波提醒,使用消毒液的时候,要按照规范配制,尽量避免两种消毒液混合,以免对人体造成致命性损伤。
84消毒液和洁厕灵
不能混用
严重时可夺命
在疫情防控期间,84消毒液(主要成分:次氯酸钠)、过氧乙酸、次氯酸钙等各类化学消毒剂,在各种场所大量使用。使用稍有不慎,消毒液也容易产生“夺命毒气”。记者了解到,鉴于消毒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专业人士建议家庭使用84消毒液、医用酒精等消毒剂,办公室使用84消毒液、漂白粉(主要成分:次氯酸钙)等消毒剂,谨慎使用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尽量避免使用环氧乙烷、过氧化氯。
另外,需要注意:过氧乙酸、过氧化氢、84消毒液等,不要与洁厕灵等洗涤清洁类产品混合使用。尤其是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一起使用的话,会产生还原反应,并生成氯气。氯气是一种剧毒气体,被人体吸入后易感染呼吸道和肺部,导致支气管炎和肺水肿,吸入量过大会导致心脏骤停。
84消毒液也不可以跟酒精混合使用。它的主要有用成分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和强碱性。酒精是弱碱性的,两者混合后,会影响次氯酸钠的电解平衡,若碱性过强,则也可能生成氯气。
日常使用的84消毒液,工业浓度(以有效氯计)一般为13%和10%,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细菌芽胞。用于物体表面、餐具、饮用水、污水、排泄物、垃圾等消毒。
专业人士建议:
餐具消毒:选用-毫克/升有效氯的溶液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冲净。
病人食物消毒: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用00毫克/升有效氯的本品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后处理。也可焚烧处理。
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容器的消毒:用0毫克/升有效氯的本品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时,溶液要漫过容器。
家用物品、家具消毒:用~毫克/升有效氯的本品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
垃圾的消毒:喷洒0毫克/升有效氯的本品溶液,作用1小时后,深埋。
不过,专业人士提醒,84消毒液对于人体健康有危害,须谨慎使用:
1、人体接触,可致人灼伤,及使人出现过敏症状。
2、经常用手接触,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
3、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后,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2、眼睛接触后,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症状严重,到医院就诊。
3、不慎吸入,应迅速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如呼吸困难、呼吸停止,应及时采取吸氧、人工呼吸等措施,医院就诊。
4、如误食,应立即喝大量温水,反复催吐,症状严重,到医院就诊。
扩散提醒!领导说了,您点朵小花
小编的工资就涨一毛
原标题:《紧急提醒!多人复工后突发高热、呼吸困难!这个罪魁祸首一定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