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冠状动脉综合症 > 临床症状

血管医学科简介

1.科室概况

医院血管医学中心成立于年4月,是国内首家针对心脏和血管性疾病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和全身血管疾病和全生命周期血管健康维护的综合医学中心,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国内外学术交流于一体。中心病房拥有专属血管病变早期检测室、心脏和血管超声室、体外反搏室、Holter、动态血压检测中心、介入中心及血管生物学实验室。科室医护人员30余人,开放床位39张,年出院人次千余人次,年门诊万余人次。中心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军科技攻关项目,首都十大疾病防治项目,北京市卫生行业自主创新专项等。科室还承担北京大学校本部及医学部的教学工作。科室团队发表论文总数达到篇,SCI论文20余篇,编写专著18部。科室目前承担临床试验4项,顺利结题1项,在研3项。

科室人员获得国家GCP者共6人,取得院内GCP证书者共8人,临床试验项目组成员均获得GCP证书(近三年,持续更新)。科室内临床试验SOP及管理制度现用为年版本,正在进行更新修订工作。临床试验受试者接待室(住院楼7楼示教室)、药物储存室(住院楼7楼储藏室)、档案室(门诊楼二楼诊室2)按照相关规定要求配置。

2.学科特色

医院血管医学中心是具有创新和朝气的科室,是中国首个血管医学中心,血管医学中心防治模式即血管疾病综合防治、血管健康终身管理,其宗旨在于降低由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和糖尿病等多重危险因素所致的致残及致死性血管事件。医院血管医学中心下设血管疾病普通门诊、专家门诊、血管健康相关专业门诊、病房、介入治疗中心、康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部门,从心脏和血管性疾病的早期检测、评估、治疗到终末期血管疾病的诊治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诊疗群体包括血管早期结构和功能异常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肾血管病、外周血管病、静脉疾病和血管炎症等患者,对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措施,治疗手段包括指导饮食及运动等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介入以及手术治疗。

目前开展的工作为血管病变早期检测,动脉功能及结构评估,如ABI(踝臂指数)、CAVI(心-踝血管指数)、PWV(脉搏波传导速度)、AI(中心动脉压)、运动平板、动态血压监测、动态心电监测、生物标志物检测等。同时还开设了国内首家血管健康评估专业门诊,评估门诊针对的群体涉及亚临床期、治疗期、康复期患者,为其生活方式、诊疗等提出建议及指导。心脏和血管超声可以完成全身血管功能的评估,包括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上肢动静脉、腹主动脉、双肾动脉、心脏超声、双下肢动脉、双下肢静脉的检测。上述的血管评价指标均可以在血管医学科完成,并且已经成为血管医学科的特色诊疗常规。由王宏宇主任负责的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的领衔者,出版了首部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指南,并于年提出了新的血管健康分级标准——北京血管健康分级法。血管医学无创评估中心位于住院楼七层,目前开展工作包括:

动态血压:我科拥有20台24小时动态血压装置,可更好的帮助临床判断血压情况。可提供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多个血压测值。ABP检测较少受心理行为和安慰剂的影响,利于排除‘白大衣高血压。可检测出隐性高血压。比诊室血压能更好的评价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根据血压波动情况可以更好的应用药物控制血压,使血压控制更加理想。所测的全天、白天、睡眠平均血压情况可以更好的预测病人未来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可测得血压变异度及晨峰血压情况,指导用药及评价预后。对怀疑直立性低血压病人,可通过多次方便测量卧位或立位血压诊断。同睡眠呼吸监测装置同时使用,可明确病人高血压的原因是否同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有利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

动态心电图:我科拥有20台动态心电图装置,均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心电图效果同12导联心电图机几乎没有差别,可行以下多种临床检测。识别一过性症状(如:心悸、气急、黑曚、眩晕、晕厥、抽搐等)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可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心律失常诊治中的应用:捕捉发作性心律失常;了解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半段程度和危险性,推测预后;了解心律失常发生于日常活动的关系;协助和指导临床用药,如:评定心肌梗死病人是否仍有心肌缺血,房颤心率是否控制。心脏起搏治疗中的应用:协助指导起搏器类型的选择,评定起搏器的功能及其引起的心律失常。协助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颈椎病等能导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者。可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效果及不良反应,为安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提供帮助。在我科专业人员指导下,病人可行运动试验,可更方便多次行活动下的心肌缺血检测,相比心电图提高检测出心肌缺血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同时应用12导联Holter可更好的确定心脏缺血的部位和危险性。我科可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和动态血压检查,可观察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与血压升高或降低间的因果关系和时间顺序,有利于判定晕厥等症状的原因呢,推测预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我科拥有日本产肢体动脉检测仪2台(型号CompliorSP),可完成多个血管参数的测量,可行大动脉弹性指标cf-PWV、下肢肌性动脉弹性指标CAVI、上肢肌性动脉弹性指标cr-PWV的测量,其中CAVI可独立于血压测量,全方面评价血管弹性功能,评价血管相关疾病预后。可行上下肢ABI测量,无创早期检测下肢及动脉狭窄及评价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可完善四肢测血压测量,早期评价双上肢狭窄情况及严重度,帮助临床判断血管疾病预后。可行中心动脉压检测,中心动脉压的变化目前认为比肱动脉更能预测高血压病人预后和治疗效果。

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是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的无创伤性首选方法。应用超声技术,前后两次测量上臂肱动脉内径及血流频谱,FMD=(充血后内径-基础内经)/基础内经,正常值FMD10%。FMD检查与动脉硬化检查一样,作为血管病变早期评估指标。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起始环节,由于几乎所有可致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均以内皮功能障碍为初始致病环节(包括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衰老等)。内皮功能障碍和早期血管病变是可干预、可逆转的,因此其临床检测、系统管理和有效干预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价值更高。

年5月,介入血管疾病诊疗中心秉承了以预防为主,建立预防、治疗和康复三位一体的血管医学中心思想下成立了。配备毫安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1台(日本东芝,INFINIXVC-1)。目前开展的诊治工作主要涉及动脉、静脉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是由各专业医生一起合作完成对住院患者、门诊患者、术前患者、术后患者、术中患者的全程检测、监测、管理,并严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msm.com/jblcbx/11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