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冠状动脉综合症 > 临床症状

健康科普丨每天至少一杯奶茶年轻女孩尿酸

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www.xftobacco.com/m/

年轻女孩李梅(化名)在南宁一家企业上班。最近三年,她几乎每天都要喝一杯以上的奶茶,为了保持身材,她甚至常年晚上不吃饭,只喝一杯奶茶当晚餐。“奶茶就是我的命,每天都是靠奶茶续命。”但在最近一次体检中,身体一向不错的她却被查出尿酸指标迅猛升高。医生告知,这很可能会带来痛风、痛风性肾病等后果,“罪魁祸首”就是长期喝奶茶。

长期饮用奶茶并不利于健康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每到下班时间,许多人都会进奶茶店消费,不少人还会打包带回家。“我儿子最爱喝奶茶,每天都叫我打包带回去给他喝。慢慢地,现在我也喜欢上喝奶茶了。”正在排队打包奶茶的黄女士说。

据广西中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周卫惠介绍,奶茶是高糖、高热量及含有化学添加剂(如奶精等反式脂肪酸)的饮品,“长时间饮用奶茶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曾有医学专家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来评估血糖及胰岛素水平,两个试验中采用的均是75克无水葡萄糖粉。科学研究表明,75克葡萄糖已足够刺激人体胰岛素产生最大的分泌量。一般来说,奶茶每毫升含糖量约13.2g,以毫升容量多见,每一杯奶茶(毫升)含糖量可高达99.6克。高糖会刺激大量胰岛素分泌,饮用者易饥感会更明显,进食量会增多,更易导致肥胖症的发生。例如:饮用一杯毫升奶茶,其热卡约为千卡,与如下食品热卡相当:克白米饭或馒头;克红薯或土豆;克瘦肉、牛肉或鱼;51克花生油;克苹果或生菜;毫升牛奶。

喝16杯奶茶体重增1公斤“我女儿上初一,身高才厘米,但体重比我还重。这几个月宅在家里,她每天都喝奶茶,愁死我了。我们劝她不要再喝奶茶,但她根本控制不了自己,趁我们都去上班,又偷偷订奶茶喝。”家长张先生告诉记者。

周卫惠表示,长期额外饮用奶茶会导致热卡蓄积,如果按营养学上千卡热量可转化为1公斤脂肪计算,理论上喝16~17杯奶茶,会增加体重1公斤。

除了容易肥胖外,长期高糖饮食,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目前不乏有30~40岁就出现心肌梗死、支架植入的患者。

常喝含糖饮料容易引起痛风不知从何时起,奶茶成为了现代人的“兴奋剂”,它是部分人的快乐源泉,其温润香浓的味道,似乎可以治愈疲惫和忧伤。

可事实上,看似甜蜜如爱情的奶茶,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它堪称健康的“多面冷血杀手”。

奶茶等含糖饮料会影响嘌呤代谢,使尿酸升高。尿酸这种代谢废物,正常会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但如果尿酸生成过多,排泄不及时或排泄太少,就会在体内升高,逐渐囤积形成尿酸盐结晶,当尿酸盐在关节部位沉积,就形会出现痛风。现在临床发现,痛风、糖尿病、冠心病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有相关的医学研究表明,长期饮用含糖饮料会影响青少年的胰岛功能,如饮用时间越长(≥6年),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也会随之增高。高胰岛素血症会导致糖尿病、肥胖、痛风及冠心病。

喝了奶茶之后注意适当运动奶茶的香甜温润让人欲罢不能,上班族喜欢用奶茶、甜饮料等解压、抚慰自己。但喝多了对身体不好,那么“奶茶一族”该如何取舍呢?周卫惠建议,正常人每日可摄入糖量30~40克,最好小于25克,目前我国人均每日糖的摄入量约为30克。常喝甜饮料的人,仅从饮料中摄入的添加糖,所提供的能量就已超过总能量的5%,由此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表面的超重和肥胖那么简单。因此建议平时应尽量避免含糖饮料。

为了身体健康,如果确实喝了饮料,就应注意适当运动锻炼。那么,要进行何种运动呢?周卫惠说,如果想通过运动消耗掉一杯奶茶带来的热卡,按运动的种类来分,散步需要2~3小时;快速走1~2小时;慢跑1小时;快跑50分钟;游泳40~60分钟。如果选择各种球类运动,则需要40~90分钟。

名医专家周卫惠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委员。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2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痛风、肥胖症、骨质疏松症以及更年期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精品科室东葛院区内分泌科

内分泌科是广西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科室设有病床54张,现专科医师13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6人,博士1人,硕士11人,广西名中医2人。配备有胰岛素泵等先进的医疗设备。近年来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5项、厅或院级课题40余项,主编及参编论著8部,发表SCI论文3篇,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刊物上年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篇,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三等奖。

该科诊治病种主要包括:1.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痛风、骨质疏松症、血脂异常、低血糖症、肥胖症等;2.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如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减退症等;3.肾上腺疾病:如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增多症、阿迪森病等;4.下丘脑-垂体疾病:如尿崩症、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垂体瘤、肢端肥大症等;5.性腺及生长发育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青春期发育延迟、矮身材、性腺功能减退等。其中,该科在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以及骨质疏松症,痛风等方面中医特色突出,疗效确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科室病房-门诊联系-

文章来源:南国早报记者覃丽

文章编辑:医院宣传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msm.com/jblcbx/12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