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冠状动脉综合症 > 临床症状

人物潮她的ldquo眼睛rdq

皮肤科医生程少为 http://pf.39.net/bdfyy/bdfzg/201217/8505686.html

简介

李玉宏,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锦州医院超声科主任、超声诊断学教研室主任。近年来发表SCI论文9篇、核心期刊3类论文70余篇,主持和参加辽宁省科研成果2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科技厅计划项目1项、教育厅计划项目2项、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参与编写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医学影像学》(第7版)。在辽西地区率先开展经食管超声的临床应用、术中及介入治疗中的监测及评估、超声造影、弹性成像、肌骨超声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填补了辽西地区的空白。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4项,锦州医科大学本科教学成果奖2项。获“锦州市优秀青年医生”“锦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锦州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任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委、辽宁省医学会超声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超声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第二届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锦州市医学会超声分会主任委员,任锦州市第十二届、十三届政协委员。

初识李玉宏是在她的诊室,身材娇小的她端坐在高大的仪器旁,左手熟练地滑动着探头,右手在操作台上飞快地切换着各种按键。几个年轻的实习医生围在她的身后,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眼前的那台显示器。

诊室外的宣传板上是这样介绍的:李玉宏,锦州医院超声教研室主任,超声科主任;医学博士,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辽宁省超声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锦州市医学会超声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基层卫生协会超声医学分会、副主委;海医会超声医学分会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促会超声医学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第三届锦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锦州市第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

然而,在患者的眼里,她永远都是那个“脾气好、医术精”的李大夫。对于这些荣誉和光环,李玉宏并不是很在意,她的全部热情和精力依旧在她所钟爱的超声事业上。

孜孜不倦敢追求勇探索

年,李玉宏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医院,成为一名心内科医生。虽然穿上了白大褂,离开了校园,但好学的她对知识的追求却没有因此而停顿,她一直保留着学生时代良好的学习习惯。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李玉宏通过了国家教委公派留学考试,获得了出国深造的机会。一年的时间,李玉宏潜心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回国后毅然放弃了从事多年的心内专业,转到了超声医学领域。

一切从头开始。凭借着对超声医学的热情,李玉宏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接诊病患,积累临床经验。稍一有空儿,她就钻图书馆,扎进书堆一待就是大半天,查资料、看案例、记笔记,常常是图书管理员催促闭馆了她才离开。

日积月累,使李玉宏技长于人,成为一名出色的超声医生和超声学科的带头人。在她的带领下,医院超声科在超声各亚专业领域成绩斐然,超声诊断的多项技术处于辽西地区领先水平,在一些特色项目的诊断上甚至达到了全省先进水平。年,超声科被授予省重点临床专科。年,李玉宏本人也被授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锦州市优秀青年医生”等称号。

精益求精施医术展医德

很多人都认为,超声检查结果是由超声仪器自动生成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它需要超声科医生身兼技师和医师的双重身份,既能操作机器,又能分析图像,然后再综合对其快速作出诊断依据。

“虽然超声科医生不开处方,也不治病,但却要求我们是杂家。一个合格的超声医生,对各科都要有所了解,只有精益求精,才能跟上临床的步伐、时代的步伐。”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李玉宏对超声科医生这个身份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感悟。

在李玉宏接诊的患者中,有一个两岁的患儿让她印象格外深刻。患儿就诊时,临床出现心衰症状,超声检查后,断定是小儿心脏畸形。虽然重要诊断已明确,但李玉宏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之前从事心内工作的经历提示她:这应该不是一例简单的畸形,会不会是某种综合症的一种表现呢?想到这里,她没有按常规就此给出诊断,而是进行了进一步检查,最终判断患儿是一例少见的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心脏畸形,已造成心肌缺血、心衰,如果不及时手术,患儿生命将受到威胁。听从李玉宏的建议,患儿及时接受了手术治疗。多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个患儿如今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地学习、生活。

勤分析,善总结。经过李玉宏和她团队的不懈努力,超声科的诊疗项目在不断增加的同时,诊断符合率也一直保持在高值,超声科从未发生过因差错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心怀大爱重责任有担当

每一个医生在步入医学学府时都立下过这样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李玉宏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业30年来,李玉宏始终保有一颗仁爱之心,严格恪守职业道德,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工作中,患者担忧,她就送上一句暖心的话语;家属着急,她就不厌其烦地给予解释;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她还会主动跟相关诊室沟通,尽量当天做完检查,明确诊断。她常说,“患者和家属都不容易,我们多做一点,也许就能帮到他们很多。”就这样,李玉宏以自己的德行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赞誉、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李玉宏深知个人的水平再高、能力再强,能够服务的对象也是有限,只有让更多的人掌握先进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近年来,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传帮带”上。帮助年轻医生学习掌握复杂先心病、眼动脉的超声诊断;指导一名医生学会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技术;遇有疑难少见病例时立即同科室在岗人员分享学习……

李玉宏还深知,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多年来,她坚持不懈,学而不厌,先后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sci论文9篇,主持主参9项省级科研课题,主持主参及完成辽宁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参编全国高等学校第八轮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医学影像学》,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名、第四名,三等奖第三名,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4项……

目前,由她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已经超过50名,这些年轻人像种子一样在各自的岗位上“生根发芽”,传承着恩师的责任与担当。

都说超声诊断是临床医生的“眼睛”,正是凭借着这双“眼睛”,李玉宏获得了无数患者和家属的信赖和敬重,也是因为这双“眼睛”,让无数患者和家属看到了希望,再次扬起了生命的风帆。

文/迟源

责任编辑/孟茈含

锦州医科大学传播媒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msm.com/jblcbx/13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