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治胃粥养胃不能一概而论
最近,姜在“养生界”都快被捧成包治百病的神物了,上可防脱生发,中可暖宫治胃,下可泡脚活血。他们说得那么神奇又太绝对,让人感觉有些不靠谱。为此,记者采访了河南中医药大学二附院李鲜教授,请她分析生姜的食疗作用。
案例:“吃生姜治好了我的慢性胃炎”
一位老人,十多年前患了慢性胃炎,这位老人的症状是:消化不好、食欲不振,并经常出现泛酸、饱胀、腹痛,排粥样稀便。慢性胃炎让她日渐消瘦,体重还不足50公斤。她吃了大量的中西药,如氢氧化铝凝胶、西米替丁、硫糖铝等,始终没有明显疗效。
后来,她试着食用生姜。从市场上买来优质的新鲜生姜,将生姜洗净后切成细末。每天早晨空腹时,先吃一点生姜末,然后喝一杯温开水。在午饭或晚饭时,将生姜末掺到米饭、菜或汤中食用,这样可以大大减轻生姜的辛辣味。有时她也将生姜切成小片或碎块拌上醋直接佐餐用。她一般每天吃10~20克生姜,除了吃生姜外,还吃些白萝卜,来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
她坚持吃了五六年的生姜,慢性胃炎的症状都消失了,大便也成形了。她还坚持慢走,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大概这也对战胜慢性胃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她还把自己的经验写成文章,发表在科普杂志上。
用姜来治胃病,应请中医辨证施治
民间有许多关于养胃的说法,比如,多喝粥、多吃姜。这些做法是否真的能养胃呢?下面我们来听一下河南中医院李鲜教授的观点。
从西医角度来看,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如果是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则需要做专门的抗菌治疗。
从中医角度来看,胃病分很多种证型,常见的有寒邪客胃型、饮食停滞型、肝气犯胃型、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瘀血停滞型、胃阴亏虚型、脾胃虚寒型等。我们知道,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作用,当有些人胃部不适时喝碗姜汤可缓解症状,那么这些人往往是由胃寒引起的,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胃病,食姜并不能起到作用。姜是刺激性食物,过量食用会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部不适甚至加重病情。
腹泻时可以吃粥胃酸过多不宜吃甜粥
粥对胃肠比较友好,特别是在胃肠功能比较低下的时候,或者发生肠道感染、腹泻等情况时,医生通常推荐喝粥,这是因为粥能补益胃气,容易消化。不少胃病患者认为粥能减轻胃的负担。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全面,粥细软、易消化,但喝粥并不促进消化吸收,因为喝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进唾液淀粉酶的分泌。若喜欢喝热粥,其温度对胃的刺激也是不利的。另外胃酸过多的人喝粥,特别是甜粥,则会进一步加重刺激,使人产生烧灼或胀满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