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养胃的健脾养胃粥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小儿的脾本来就常不足,秋冬季更易因不小心受到湿浊寒邪的“突袭”。建议家长在日常饮食上可有意识地给小孩搭配喂养些健脾养胃的食物,如用山药、山楂、薏米等来煮粥。喝粥能养胃,如、薏米粥、淮山粥、红枣粥、大枣粥。
板栗粥
板栗果肉富含丰富的维生素,是良好的补益食品。板栗性味甘、温、无毒,入脾、胃、肾。果肉益肾气、健脾胃、壮腰膝、强筋骨,且活血、止血、消肿。板栗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的作用,和糯米一起熬粥是很好的养胃补肾美食。
材料:糯米50克、新鲜板栗50克、枸杞5粒、水。
做法:提前将糯米洗净,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以上,新鲜板栗去壳去皮待用。锅中放入适量清水煮开,放入糯米和板栗煮开,加盖转小火熬至粥粘稠即可,中途注意适当搅拌,避免粥粘锅。
山药百合大枣粥
山药具有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苡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滋阴养胃、清热润燥的作用。
材料: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苡仁30克。
做法:将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适量共煮粥。
栗米山药粥
栗米山药粥能益脾胃,养肾气,除烦热,利小便。粟米能供给人体丰富的营养,它的粟粒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粟米胚中脂肪含量约占52%,在粮食作物中,其含量仅次于大豆。其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亦高于大米。不过,粟米缺少一些必需氨基酸,所以若与豆类、大米、面条等混合吃,可以弥补它的不足。
材料:粟米50克、山药25克。白糖适量。
做法:粟米用清水洗净;山药去皮,洗净,切小块备用。锅置火上,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粟米、山药块,大火煮沸后,再转小火煮至粥烂熟,加入白糖搅匀即可。
香菇鸡肉粥
香菇性味甘、平、凉;人肝、胃经。有补肝肾、健脾胃、益气血、益智安神、美容颜之功效。还可化痰理气,益胃和中,解毒,抗肿瘤,托痘疹。鸡肉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高,种类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给小宝宝吃的鸡肉一定要去掉皮,防止因油脂太多而引起宝宝腹泻。
原料:大米50克,鸡胸肉50克,香菇2个,青菜2棵,食用油、葱、酱油各少许。
做法:将大米淘净,香茹用温水泡软剁碎,鸡胸肉剁成泥状,青菜、葱切碎。油锅热后,加入葱花、鸡胸肉、香菇末翻炒,滴入少许修油炒入味。把洗净的大米下入锅中翻炒数下,使之均匀地与香菇、鸡肉等混合。加入适量清水,加盖熬成粥,熟后再放入碎青菜煮熟即可。
小米粥
小米粥色泽金黄,有“黄金粥”的美称。小米不需经过精制,其营养素种类及含量均高于大米。小米含有一般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除了维生素B1的含量居所有粮食之首外,小米中调节睡眠的色氨酸含量也是谷类之最,故又有“安神粥”之称。小米不但可滋阴补血,还可润秋燥,通大便。小米最适合熬粥,淀粉经过糊化后,绵软柔滑,本身就有健胃和中的作用。千万别把上面那层粥油撇掉。粥油就是上面那层皮。是小米最精华的部分。主要作用是益气健脾。
材料:小米。
做法:煮前浸泡半小时。煮时一定要用热水。不要用冷水。这样米不易与水溶合。煮沸后用小火煮15分钟。最后用大火小煮一下。
山药芡实粥
山药、芡实是秋季调补脾胃的好食材,但各有侧重,山药可补五脏,脾、肺、肾兼顾,益气养阴,又兼具涩敛之功;芡实健脾补肾,止泻止遗,最具收敛固脱之能。秋季服用山药芡实粥,可以健脾和胃,养血益气,长期服用会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原料:山药50克,芡实20克,山楂克,冰糖30克。
做法:芡实加半碗水浸泡24小时,煮软;新鲜山药去皮,放进热蒸笼中大火蒸熟,直到软烂;把山药碾成泥,芡实用打浆机打碎;山楂去核切碎,加8倍水小火熬软,让汁变浓;山楂汤滤去皮渣,取汁;用山楂汁、山药泥和芡实浆混合成羹状,加入糖到酸甜适口;搅匀,分装成小碗,放冰箱备用;取出后,在室温下放一会儿,即可食用。
黄豆南瓜粥
南瓜所含果胶还可以保护胃胶道粘膜,免受粗糙食品刺激。南瓜所含成分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南瓜含有丰富的钴,钴能活跃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造血功能,并参与人体内维生素B12的合成,是人体胰岛细胞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原料:黄豆60克、南瓜50克、薏米克、鸡汤毫升。盐适量。
做法:黄豆、薏米分别洗净,用清水浸泡2小时;南瓜洗净,去皮、瓤,切块。锅置火上,放入鸡汤、黄豆,大火煮沸后转中火,煮至黄豆酥软,加入薏米、南瓜块,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至粘稠,加盐调味即可。
小编温馨提示秋季注意保暖,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胃。如果你有胃肠疾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