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梗救治日心梗救治要闯五
每年的11月20日是我国“心梗救治日”。我国每年新发心梗60万例,死亡率在30%以上。为提高公众对心梗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规范化救治流程。
1.
黄金分钟:
心肌梗死抢救首先要闯三道关!
急性心梗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对这部分患者而言,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争分夺秒尽早开通梗死动脉是关键中的关键。
一项研究-年共入选例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手术(PCI)的ST段抬高心梗患者,结果显示随再灌注时间延迟,死亡率逐渐升高;每延误30分钟,一年死亡相对风险增加7.5%。
“心梗救治日”1寓意有两个: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分钟,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黄金分钟,心梗患者的抢救需要医患协同首先闯过三道关。
第一道关把握在患者自己手里,也是最关键的一关。有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人,出现胸痛等心梗症状,一旦发病就应立刻停止任何活动,马上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每5分钟重复服用1次。如果含服3片后仍无效,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第二道关,及时拨打电话,让急救中心迅速出动救护车,将患者快速运往医院。患者发医院、家属犹豫不决、院前急救体系有待完善、基层抢救水平有待提高等,都会影响血管再通时间。
第三医院后,急诊科、心脏科等相关专科医生迅速诊治,争取在90分钟内对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
2.
心梗一年内:
心肌梗死救治要闯的第四道关
心梗抢救成功后并非就高枕无忧了,心梗后12个月内患者仍然危机四伏。急性冠脉综合症(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梗)发生之后看似稳定的患者,其实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多个冠脉斑块,持续的血小板高反应性,以及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高龄等众多临床高危因素,都可能使心梗后患者随时再发心梗。潜在的亚临床表现不容忽视。
3.
心梗一年后:
心肌梗死救治容易忽视的第五关!
心梗后病情管理一年就够了吗?心梗患者血栓负荷重,始终面临持续长期心血管事件高复发风险,远期预后的管理往往被容易被忽视。
科学家在观察了,例心梗患者的随访和预后,研究结果显示,在心梗后第一年内没有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在随后三年内将会有1/5出现心梗、卒中或死亡。
如果患者合并高危因素,将使得心梗患者的远期预后“雪上加霜”。研究表明,糖尿病、多血管病变和大于1次心梗病史均是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远期结局的高危因素,糖尿病可导致死亡风险增加.9%,多血管病变可导致心梗再发和支架血栓风险增加62%,大于1次的既往史可导致死亡风险增加76.5%。
没有血栓就没有事件。心脑血管的主要临床事件包括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以及外周动脉疾病均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有关,抗血小板治疗是心梗患者长期二级预防的重要部分。
#结论
每年的11月20日是我国的“心梗救治日”,以提高公众对心梗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规范化救治流程。心肌梗死救治要闯五道关,抢救黄金分钟要过三道关,心梗后12个月要过第四道关,心梗一年后的长期治疗还要过第五关。
心梗患者一年后的长期管理是心梗救治的重要且容易忽视的部分,尤其是合并高危因素的既往心梗患者要特别注意。患者如果合并糖尿病、多血管病变和多次心梗病史等高危因素,将使心梗患者的远期预后“雪上加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