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医内功拍打疗法
一,“古中医内功拍打疗法”的来历
“古中医内功拍打疗法”这个名称是我自己起的,一个原因是拍打疗法古时候就有,拍打疗法属于中医推拿中的一种手法,另一个“内功”是因为这种拍打法必须要求拍打者有一定的内功基础。当年刚接触中医时由师父带着到师爷家学习中医养生,师爷大恩大德,我有缘在师爷家住了半年,跟随着师爷和师叔们每天一起练功,并每天可以看师爷给人治病,刚开始的时候,我其实对拍打也是半信半疑,心想这拍打不就是把黑痧拍出来吗?改善血液循环的原理肯定是有的,但说要治病,好像不太能明白。
但在师爷家越住下去,越看的多,越吃惊,来找师爷看病的人中有常见的关节问题的,居然还有心脏问题的,皮肤问题的,肠胃问题的,脑中风,高血压,偏瘫,妇科问题的等等,真是包罗万象,疑难杂症,其中好几位年医院已经放弃的。天呢,师爷简直就是神医。在短短半年的时间中还遇到4位癌症患者,其中两位半年就完全康复了。这一系列让我吃惊的案例,令我对拍打刮目相看,对师爷是更加崇拜。在师爷家住的久了,慢慢的对师爷的功夫和拍打疗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师爷自幼练习养生功法,有着深厚的功底,深不可测,常看到师爷每次喝酒喝多了,只要打坐半小时,人就好像没喝一样。再给病人治疗时往往手没有碰到对方身体就能准确的探测出经络的瘀毒情况。在被师爷拍打时,可以感觉到明显的穿透感和针刺感。这穿透感非常的强,拍打背部可以穿透前胸那样。我想没有深厚的内力与手掌的功力是万万做不到的,没有功夫不把对方拍出痧,自己的手也早就痛的吃不消了,尤其在一天拍打十多人的情况下了,不仅手吃不消,体力也是考验,如果没有功底,自己的身体也吃不消啊。
师爷说:拍打首先要把身体练好,出功夫拍打才能渗透进深层的经络,穴位,最重要的就是站桩,而站桩不就是各门派的基本功吗,不就是要我们练习内功吗?第二是学习中医学,要会辩证,根据症状来拍打疏通经络,第三是对经络穴位要熟悉,第四要会查病灶,准确的判断哪里堵了,哪里淤了。原来拍打不是乱拍瞎拍的,不是出痧就一定可以治病,而是要出对的痧才能治病。
(肩颈综合症拍出的痧)
(心脏早搏患者拍打出的痧)
(腰部旧伤拍出的凸起的痧包)
二,“古中医内功拍打疗法的机理”
后来,随着师爷的传授和深入的学习。慢慢的理解了我们“古中医内功拍打疗法”的很多治病保健养生的机理。
1,针灸学原理,以掌代针,用手掌的渗透力作用于经络腧穴上,以达到针灸所能达到的效果。
2,刮痧拔罐的原理,内功拍打的一个特点就是出痧,但是比刮痧拔罐的痧更多,更深。道家称拍打疗法为调伤,就是把体内的病灶给调出来的意思。
3,现代医学原理,拍打疗法从表面上看只是作用于皮肤,但事实并非如此。拍打所产生的振动频率,能够同时作用于人体神经,血管,肌肉,皮肤,结缔组织等,起到消散,清除组织间的生理病理废物,痰湿,淤毒,促使新陈代谢与细胞活化,改善气血运行的状况。
4,中医学原理:中医讲淤血不祛,新血不生。故此拍打法的刺激对全身影响极大,它的突出作用表现在于改善微循环障碍,增强和活跃人体组织再生的能力,从而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消脂瘦身,增进各种功能的恢复。对于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疾患和慢性顽固性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
?
(站桩拍打治愈肺部结节病例)
(拍打疗法治愈颈椎骨刺病例)
(拍打疗法取消了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
三,拍打疗法的现代医学剖析
相信多數的民眾對於拍打療法都存有一個共通的疑問:那就是為什麼光是拍拍打打就能舒緩身體上的酸痛症狀與許多惱人的慢性疾病?為了能使大家更加瞭解拍打療法的作用原理,本文將避免使用一些艱澀難懂的醫學術語,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簡介部分拍打療法的學術原理。在說明拍打療法的作用原理之前,必需先就酸痛形成的幾個?主要因素進行討論:中國醫學的看法認為酸痛的形成與痧(血滯)的累積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西方醫學也有類似的症狀探討,只是將中國人熟悉的「痧」改稱為「凝血塊」。若因血液內雜質過多或其它因素而使得血管壁附著大量凝血塊;造成血管通道變窄(也就是俗稱的血路不通),在血液流量不變的前提之下,勢必會造成血管的膨脹,等到血管膨脹到輕微壓迫到鄰近的神經時,該部位會感覺酸;再壓多一點便逐漸產生疼痛,一直到神經被完全壓迫住就比較沒有感覺了(麻痺現象),所以酸痛的症狀都有類似的發病過程-酸、抽、痛、麻。拍打療法其中一個最主要的作用正是藉由上下震動血管(與SPA水柱沖療只有往下的衝力不同),使得積附於血管壁上的凝血塊鬆散掉落,由血液攜經肝、腎等器官分解後代謝出人體,避免血管的不正常膨脹;其次藉由拍打也能有效鬆弛緊繃的肌腱與韌帶,進而舒緩或解除酸痛的症狀。
學理上的另外一個說法是:隨著年齡增長或其它因素影響,導致身體內某些血管無法正常運作,這些功能不全的血管因為器官能力不好不能自行清除,只好讓那些沒有功能或有損壞的血管留著,拍痧或刮痧可以讓那些血管破裂,再讓體內的免疫系統與血管周圍細胞清除吸收這些破裂的血管及漏出的血液,然後身體會再生出新的血管來維持身體機能的運作。雖然出痧就是血管破裂的現象,但與外力受傷的皮下出血或微血管破裂還是有所區別,標準的出痧情形應該是拍打同一塊區域後,有的地方會出痧,而有的地方不會;而且出痧幾次後好得差不多了,不管再怎麼拍打都不會再有出痧的現象(或許一段時間後會因為新的凝血塊堆積生成而可再拍出痧來),這是因為受損的血管與堆積較多凝血塊的血管壁會隨著生成時間的增加使得凝血塊組織趨於緊實(密度變大),拍打振動後凝血塊組織鬆軟,密度變小便會使凝血塊膨脹成原來體積的數倍大而出現出痧的現象,這樣的過程才是正確無傷害性的出痧狀況,若是拍打後會遺留下拍打器具形狀的痧像(像小時候老師用藤條打手心後留下一條條的傷痕),則是使用到錯誤的拍打工具所造成的皮膚傷害。瞭解了上面這個簡單的原理,就不難知道為什麼當身體感覺酸痛時,人總會不自覺以手握拳捶打,因為當捶打後,血管內積附的凝血塊與緊蹦的肌群稍稍鬆散,便能立即舒緩酸痛的症狀,所以不分人種、性別與年紀,只要任何人遭遇到酸痛的問題,就算從來沒有人教過他該怎麼做,身體還是會讓他自行做出這種最自然、最有效也最安全的反射動作(拍打動作)。既然痧(凝血塊)對人體有如此重大的影響,那麼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撇開先天基因缺陷與後天罹患疾病的因素不談,我們可說約有80%的痧是由下列的原因造成的:1.年齡因素:心臟在人體內的作用就像幫浦,負責產生壓力(血壓)致使血液循環系統得以運作,年齡的增加所造成的心肺能力下降;會減緩血液循環的速度,也增加了雜質附著在血管壁上的機會。所以人年輕時,若仗持身強體健不知保養節制(如冷氣冰飲不拘,大魚大肉不忌);雖然當時身體沒有不適,但往往到了一個年紀身上會突然有這酸那疼的現象!並非是所有的病症都巧合的在同一個時期併發,而是年輕時心臟壯健,就像新車的引擎強而有力,縱遇血路不順,硬衝過去也沒有問題(問題不易顯現察覺);到了一個年歲,心臟退化,馬力不足,原先的問題才顯現出來,正應了古人的一句警惕:「老人病;少年因。」最常見的例子就是銀髮族群裡;輕微肩周炎轉變為黏連性肩關節囊炎(冷凍肩,也就是一般人俗稱的五十肩)的機率比年紀較輕的族群為高,因為依循前述理論,年長族群罹患輕微肩周炎時會較擁有相同症狀的年輕族群來的不適,而人常會有下意識減少碰觸與活動身上不適部位的行為,久而久之易造成韌帶與肌群的緊繃,一但到達關節黏滯的程度,輕微肩周炎就自然轉變為黏連性肩關節囊炎(五十肩)。
2.飲食問題:現代人的飲食容易過度,吃進去的食物又較於油膩,不但積存的脂肪可能加重身體的負擔,過量的膽固醇攝取更是加速凝血塊形成的主因。膽固醇(Cholesterol)是脂肪的一種,它是構成細胞壁、膽汁及各種荷爾蒙的主要成份,但由於膽固醇不溶於水,所以為了能在人體體內進行運送,便由脂肪酸與蛋白質將膽固醇包起來,形成所謂的脂蛋白來進行傳遞。血液中共有兩種功能不同的脂蛋白,其中一種稱為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這種脂蛋白的作用是將膽固醇運送至全身各處需要的位置,但LDL氧化後會形成「氧化低密度膽固醇」,其不但容易沉積於血管壁內造成動脈硬化,留在血液中也可能黏附血液中的血球與物質;然後沾黏在血管壁上形成凝血塊或造成血管栓塞,若發生在供應血液給心臟肌肉的冠狀動脈之內,便會引致冠狀動脈心臟病(俗稱冠心病),若發生在腦部的血管內則可能引起血管閉塞或爆裂(腦充血),導致中風引致半身不遂或死亡;另外一種脂蛋白稱為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作用則是將全身的膽固醇運回肝臟代謝,是對人體有益的膽固醇,所以健康的血液必須擁有較多的HDL與較低的LDL,以免LDL過高所引致的凝血塊過度堆積增加酸痛症狀與動脈硬化發生的機會。
3.生活型態:中國醫學認為:「血遇熱則行,遇冷則凝。」愛喝冰飲、愛吹冷氣都易造成血管的收縮,減緩血液循環的速度,當然也可能增加雜質附著在血管壁上的機率,所以常喝冰飲常吹冷氣的人肩頸部位都比較緊繃,因為頸部的血管數目本就較其它部位為高,喝冰飲時,冰冷的液體最先經過的就是頸部的食道;吹冷氣時,常露在外面的頸子也最易受到冷風吹拂,當然會造成該部位的緊繃與循環不良,輕則引致肩頸與上背部位的酸痛不適;情形嚴重到妨礙血液攜運氧氣及養分至腦部時,還會引發頭暈、偏頭痛等的症狀。其次如缺乏運動(心肺功能下降導致血液循環較差)、經常性熬夜或作息不正常??等生活習慣皆會對痧的生成有所影響。4.職業傷害:職業傷害最難以預防與治療的原因在於”病患無法獲得充分的休息”,因為縱使已經察覺不適,除非嚴重到影響正常活動,要不然一般工作是不能說請假就請假;要休息就休息。人體之所以需要休息與睡眠,就是為了將血液裡及細胞內的廢物代謝出去,但睡的多不代表就可以完全解除身體上所有部位的疲累積存,因為某些人體不需要的廢物是會積存於固定部位的,例如乳酸在下肢堆積過多就會引起”鐵腿”(延遲性肌肉痠痛),而這些對人體無用的酸性物質也是屬於”痧”的一種,一樣需要透過新陳代謝的程序才能作用出人體外(針對部位休息)。在有休息才能有效加速代謝的前提下,職業性傷害往往就在病患經常性高頻率運用部位肌群又無法充分休息的情況下悄悄形成。由於此類病症多肇因於長期的疲累積存,故通常將此類非瞬間長期性因素的肌肉骨骼病變統稱為累積性傷害(CumulativeTraumaDisorders;CTD);或稱重複性使力傷害(RepetitiveStrainInjury;RSI),常見的如:腕隧道症候群(CarpalTunnelSyndrome;CTS)及奎緬症(deQuervainsDisease-俗稱媽媽手)都屬此類傷害病症,而這類職業性傷害的症狀與病患患病後的反應(日常生活中下意識地減少碰觸與活動身上不適的部位)都會加速凝血塊的生成。5.運動傷害:運動須講求自然平衡,運動過少叫運動不足;運動過度就變成運動傷害。運動過度或傷害意外所形成的生理狀態包括乳酸過度堆積、結締組織損傷、韌帶或肌腱損傷、肌肉痙攣或損傷、甚至是細胞外組織液滯留等,都容易造成局部缺血使得該部位的血液循環不良,增加雜質附著血管壁上的機率;引致酸痛症狀的發生。6.意外傷害:身體部位若遭受強大撞擊或重大創傷都可能造成該部位血管的變形、受損甚至是撕裂,而不論人體的自我修復功能如何卓越,這些看似細微的血管傷害都只能恢復到使血液輸送功能正常運作,但血管已無法再與原來一樣平滑,而這些變形的血管部位就會如同河道偃曲一樣容易堆積雜質,增生凝血塊;相同的道理,進行任何的開刀手術一樣會切斷神經與血管,而且除非有必要,否則一般是不會另外施行顯微手術接續神經與血管(就算施行了,也無法完全盡復舊觀),而是經由人體的自我修復能力使組織盡量復原,所以年輕時所受的外傷或手術都會容易造成將來的酸痛不適;甚至引起其它的併發症狀(如風濕症-Rheumaticdiseases)。7.慢性危險因子:除了上述的原因外,還有一些是屬於雖未證實與凝血塊生成有絕對關係但認定有高度相關的慢性危險因子;如抽煙習慣、肥胖、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風、長期精神緊繃等…舉例來說:像抽菸與精神緊繃這兩種情況都會造成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而交感神經的刺激會使白血球的黏附性增強,易沾黏於血管壁上;而糖尿病患者則會因為血液內血糖過高,令新陳代謝發生異常,造成紅血球間的負電荷喪失,使得紅血球彼此黏附影響血液循環(健康的血液中,紅血球會帶負電荷,藉著電荷同性相斥的原理保持血球間的適當間隔)。看到這裡應該不難發現,並非拍打療法有何神奇之處能治百病,而是與血液循環系統及肌肉韌帶運動系統有關的疾病實在太多,所以解決了這些問題的基本(來源)就等同解決問題本身,甚至只要維護好這些基本,還能對其它的問題有所幫助,以最常見的例子來說: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的,拍打療法對病毒並無任何直接的影響力,但當流感病毒入侵人體,由骨髓和淋巴組織內生成的白血球轉入血液裡強盛作用抵抗病毒,此時血液的代謝功能就有降低的可能,所以感染感冒的時間愈長;病症愈嚴重,愈容易造成身體上的酸痛(感冒後期症狀-全身痠痛),而拍打療法運用在感冒症狀上,以西方醫學的觀點來看,旨在加速血液代謝,減輕血液功能各司負擔後加強白血球的抵抗作用,以人體經提昇後的免疫力治癒感冒;以中國醫學的觀點來說,拍打療法震動血管加速血液循環(與一條水管上下震動所形成的波形能量能加快速率的原理相仿)的作用能發汗袪寒,一樣有治癒感冒的效果。其它的諸多病症也多是相通的道理與作用機轉(請回頭看看上述凝血塊生成的各種情況,您會驚訝其所能引致的病症種類不勝枚舉),所以回到文章最前頭的疑問:光是拍拍打打真的就能舒緩身體上的酸痛症狀與許多惱人的慢性疾病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四,民间增强免疫力之八邪拍打疗法
八虚(八是指人体的八个关节,即两肘、两腋,两髀、两腘),是五脏藏邪的所在之处,五脏有病又可以通过拍打某个部分起到缓解和治疗的作用。拍打八虚就是通过经筋来调整人的气血,融养生保健治病于一体。通过拍打将体内代谢产物“痧”这种毒废物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过程排出体外,达到保健养身的目的,同时这种过程又增强了人体的“自我免疫”。
一、拍两肘窝——拍散心肺邪气病气
肘窝部位,刚好是心经、心包经、肺经三条阴经通过的地方,如果这三条经的气血一旦运行受阻,无形中就会伤害到心脏与肺,引发这两个脏器的疾病。古人认为心肺之邪留于两肘。
肘窝部分实际上还藏着两个穴位,一个是肺经的尺泽穴,一个是心包经的曲泽穴。尺泽穴有清宣肺气、泻火降逆的作用,对口腔异味、感冒、扁桃体发炎、咽喉肿痛、便秘、腹胀、口干,以及咳嗽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曲泽穴有降逆、镇惊、泄热、宁心的作用,对中暑、平时有心慌气短的症状,以及心肌炎、急性胃肠炎、身热、心烦、呕吐等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通过拍打肘窝,这两个穴位同时也就疏通了,还不用费心去找穴位,一举两得。
?1、心肺疾病,常常能在其肘窝部位摸到一个压痛点,轻轻一点患者就能痛得叫起来,而正常人则没有这种情况。有痛点就证明此处有淤阻,也印证了邪气滞留于此的观点。处理这种情况,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拍打它,使淤邪散开,则正气自复,邪气自然无从所留。
早晨起床后,在肘窝处轻轻捏一捏拍一拍,找找是否有硬结或者痛点,如果有比较强烈的反应,就说明身体需要及时调理了,那就要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拍打的次数,将痛点或者硬结拍散开。
有的人也可能摸到痛点,医院里面却检查不出疾病,查不到问题,并不表明身体没有问题。很多所谓的亚健康患者,用仪器诊断指标基本都合格,如果不及时处理,大部分都会发展成疾病。
2、拍肘窝可治皮肤骚痒:肺主皮毛,拍打肘窝排解湿毒,就能止痒。
由于湿热长痘痘,或皮肤到了冬天很容易痒痒的人,可以试试这个方法,敲打敲打,就知道到底是不是湿毒所致,夏天来了,南方的气候尤其容易湿热,拍打肘窝也是预防的好办法哦。
拍痧:五指并拢成勺状,在肌肉丰满或关节部位适度有力扣拍,使深层不易刮出的毒素排出来。
肘窝的拍打方法:把左手臂伸直,用右手找到左手臂的肘横纹正中,用右手大拇指点住它定位,找到后,再用右手四指平放在肘窝正中,这个范畴之内都是拍打的区域。找准位置后,可用右手的四指并拢轻轻拍打。反过来,用左手拍打右手的肘窝也是如此。两个肘窝每次各九九八十一下即可,力量可由轻到重。一般心肺有热的人,拍打后就可看到肘窝局部发红,甚至能拍出痧来,效果与刮痧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重症或久病身体羸弱的患者,最好不要过重刺激,在肘窝部位轻轻地推擦即可,也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推擦之后的微热感,能温熏心肺,这是丹道医家的少火生气之法,相当于中医治疗中的补法。
二、
拍两腋——---治疗肝病、心脏病
两腋(见上图)主要走四条经脉:肺经、心包经、胆经和心经。
肺经出了毛病,比如肺气被壅滞的话,会出现烦心胸满的现象,这属于阳邪,就是上壅而不降的象。
心包经位于下腋三寸处,如果这里出现腋窝肿胀就是心包经出了问题。
腋下还走胆经,胆经出现毛病以后,有的人会出现严重心脏病的感觉,叫心胁痛不能转侧,就是连睡觉转个身都很难做到。这种病一般还伴有口苦,且喜欢长吁短叹。如果腋下长了一堆东西,也是胆经被郁、生发不起来的象。
心经会造成整个手臂的麻痹,手臂冰凉,活动不便,同时感觉咽喉特别干燥,想喝水。手臂前缘走的经脉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是肺经、心包经和心经。手臂前缘的上部由肺经所主,一直通到大拇指,达少商穴。中线走的是心包经,通到中指。下线走的是心经,通到小拇指。所以在人的五指当中,大指走的是肺经,中指走的是心包经,小指的里侧走的是心经。比如,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常有掌中热的毛病,这一般是跟肺经、心包经或者心经有关。
肝有邪聚于两腋,使心经受损,平时所说的气急攻心,实际就是干活滞留于两腋阻滞了心经气血运行,人就会导致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严重的危机自己的生命,生气不但是伤肝还伤心。、
1、解郁闷
拍心包经首先要掐住腋窝下心经上的极泉穴(解郁大穴)。如果人经常郁闷的话,就有可能在腋窝下长出一个包来,这是心气被郁滞的象。把弹拨开了以后,就能逐渐化解了包。
如何衡量是否弹拨到了极泉穴呢?当我们弹拨腋窝下的一根大筋的时候,出现无名指和小指发麻的情况,就是弹拨对了。然后在这里多弹拨几下,同时用空拳沿着手臂的中线慢慢地拍下来,就能够化解心郁。
膻中也是解郁的大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被气着了,经常会不自觉地拍打自己的胸膛,实际上这就是在拍打膻中穴。中医里认为心包主“喜乐出焉”,就是我们的快乐都是从胸口的膻中穴这里出来的。敲打膻中穴(胸腺)还能提高免疫力。
人只要一生气,经脉肯定就会堵塞。轻拍两腋后可以治疗人发怒后气滞血瘀,运行不肠引起的胸闷、气短、心悸心悲欲哭、多疑、手臂涨麻等症状。
拍打极泉穴可以令人快速平静下来,不会那么容易急火攻心了,同时也可以将虚邪拒之门外了。(妇女更年期也可以舒缓)。
2、治肝病、心脏病——平时我们所说的“气急攻心”实际上是肝火滞留于两腋,阻碍了心经气血运行,不仅伤肝,也伤心脏。人因气急攻心产生昏厥时可以弹拨极泉穴,极泉穴位于我们的腋下,我们平时在哄小孩儿时,用手一挠胳肢窝,孩子就会笑个不停。其实这正好刺激到了他有痒痒肉的极泉穴,动了心气,而心主喜,所以孩子会开心地笑起来。
极泉穴不仅具有宽胸理气的作用,还可以快速回阳,引血上行,使头脑快速清醒。这个特殊的治疗手法就是弹拨和拍打。遇到生气后心胸气短时,就可以用四指在腋窝正中轻轻地弹拨。我们在弹拨的时候,能明显地感觉到有一条经筋,这条筋的正中就是极泉穴。极泉穴可以治疗人生气发怒后气滞血淤、运行不畅引起的胸闷、气短、心悸、心悲欲哭、手臂胀麻等症状,此时弹拨极泉穴可以增加气血的流通,使人快速平静下来。
日常保健时,我们用不着在极泉穴那儿费那么大力气去弹拨,只需要轻轻地拍打即可。平时弹拨拍打两腋下,还可以预防和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疾病,这相当于我们随身携带的速效救心丸。
3、缓解手心汗,这相当于心包经不收敛,因为人的心包为厥阴经,是主收的,不收敛就会手心出汗。我们常有人只要一紧张就爱拼命地搓手,这种下意识动作其实也是一种自救,一种自我的帮助,搓手心就是在刺激心包经。
大指走的是肺经。大指麻木跟肺经有关。大指上的鱼际穴如果红的话,就是肺热;如果鱼际穴有青筋的话,就是肺寒;如果大指里面有纹路且发青的话,也代表肺寒,而且这种肺寒还会继续导致胃寒。
食指走的是大肠经。中医认为,人本能的快乐实际上是来自于大肠,而大肠经走到食指,这也是食指名字的由来。中指走的是心包经,订婚戒指一般都戴在中指上,意味着人已动心,收敛欲念。心包经主喜乐,所以也主欲念。
无名指它所循行的经脉是三焦经,三焦经在中医里是一个很特殊的经脉,三焦经又称为孤府。
小指走的是小肠经和心经。从心脏病的角度来讲,中指麻木就是心脏病的轻症,如果小指麻木就是心脏病的重症。
三、拍两髀(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治疗一切妇科病。
(髀有邪,其气留于两髀)
拍两髀胖人能拍瘦,瘦人能拍胖
拍打两髀不仅能加速气血运行,驱除病邪,还能刺激两个对治疗妇科病非常有效的两穴,气冲--冲门,气冲在人体腹股沟处,大腿根内侧,具有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痛经、双脚冰凉的作用,而冲门在人体腹股沟外侧,有治疗奔溃带下妇科炎症的功效,我们在拍打的时候不需要找穴位,就可以刺激到这两个穴位的。拍打两髀不仅能健脾胃,还能治疗男科和血脉不畅导致的血瘀痰湿。
拍打两髀时,不仅能加速气血运行,祛除病邪,还能刺激两个对治疗妇科病非常有效的穴位——气冲穴、冲门穴。
气冲穴在人体腹股沟处,大腿根儿内侧,具有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痛经、双脚冰凉的作用,而冲门穴在人体腹股沟的外侧,有治疗崩漏、带下、妇科炎症的功效。我们在拍打两髀时,不需要特别寻找穴位,只要拍打两髀就能刺激到这两个穴位。
拍打两髀不仅有健脾的作用,还能治疗男科病、女科病,效果也非常好。
拍打两髀的具体方法就是直立,用双手轻轻拍打两腹股沟,逐渐加力,直至两髀微微发热为止。每天拍打两到三次,每次3~5分钟。
四、拍两腘——治疗一切腰腿痛
肾有邪---留于两腘每天坚持5分钟,不但能治疗腰背疼及坐骨神经痛,同时还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
如果我们每天坚持这样一套拍打下来,持之以恒,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本人教会了妈妈坚持早上当晨运做一套,她现在腰腿脾胃都得到非常大的改善了,一直想写出来给大家共享,也好让更多的人解除痛苦,今天总算完成了,希望能帮到大家。
人体有八个大窝窝又称八虚,它们是双腋、双肘、双髀(即两胯)和双腘。八虚也是寒冷冬天人体最暖和的地方。据说这八虚小到治感冒大到治疑难杂症,是道家不外传的秘诀。虚就是薄弱环节的意思,衣裳最容易沾灰的地方多是叠折处,人体的八虚就好比这些地方。五脏之邪就喜欢藏匿于八虚,肝的邪气聚在腋窝里,心、肺之邪聚在肘窝里,脾之邪聚在大腿窝里,肾之邪聚在膝腘窝里。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在肺则尺泽,在心则少海之次。“留”,当作“流”,下同);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期门、渊腋等穴之次);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脾与胃合。其脉皆自胫股上出冲门、气冲之间,故邪气留于髀跨者,为脾经之病);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肾与膀胱为表里,其经皆出膝后阴谷、委中之间,故邪气留于两腘者,为肾经之病)。要想恢复正气必先除灭邪气,怎么除?拍、打、敲八虚,就可以赶走邪气,正气才能得以平复,气血才能正常运行。而拍打两腘,就是给自己“血透”。说到“透析”人们会惊恐地想到尿毒症患者。其实正常人也需要不间断的清理血液及血管壁上的垃圾。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垃圾也越发变多变厚,它们给五脏六腑的正常运行带来沉重负担。拍打两腘就等于是给体内来个大扫除。
五,胸前经络拍打法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摘自某学术杂志)
近几年我们采用循胸前区经络自我拍打法加小量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室性早搏,效果理想,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共59例,按室早出现次数多少用美国LOWN氏分级法分为Ⅰ级(偶发室早,室早30次/h)、Ⅱ级(频发室早,室早30次/h)、Ⅲ级(多形性、多源性室早)。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拍打组及对照组。拍打组31例,其中男27例,女4例,年龄38~66岁。Ⅰ级者18例,Ⅱ级者13例;对照组28例,男25例,女3例,年龄39~64岁,Ⅰ级者16例,Ⅱ级者12例。
2,治疗方法
对Ⅰ级偶发室早者,两组均不服药,Ⅱ级者两组均服心律平mg,日3次。拍打组循胸前经络依次拍打。先用右手掌从左胸前、腋前线上方开始向下拍打至下腹部再向右移,循足太阴、足厥阴、足阳明、足少阴、任脉经络依次拍打,至任脉即前正中线时换左手拍右胸。在右手拍打的同时,用左手背在右胸后腋后线上方往下拍打至腰骶部向左移,循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经络依次拍打,至后正中线时换右手。拍打的频率约次/min左右;力度一般开始要轻柔,逐渐感觉到适宜为准,拍打时要全身放松,每日2次,每次30~40分钟,10天为1疗程。2疗程后进行比较。拍打前做12导联心电图,以后每1疗程做一次。
3,治疗效果
拍打组对偶发室早治愈率为88.89%,3次心电图对比提示:室性早搏消失,心律整齐。频发室早治愈率为69.23%。多源性多形性室早的患者,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改善,食欲增加。经统计学处理,拍打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4,体会
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异位心律失常,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变等,也可见于健康人。祖国医学认为与气滞血瘀,心脉阻滞有关。全身经脉、脏腑之气集聚于胸腹背脊等部位,故我们通过拍打胸前经脉着力于皮部、肌肉、筋经,刺激经络穴位,兴奋神经,激活气机,疏通和加强经脉的传导,调节人体内部生物电变化,使异位心律恢复正常,气血运行和畅,脏腑相安。经随访只要经常拍打,一般早搏无须用药,并复发少。对Ⅲ级的室早适量加服抗心律失常药即可收到满意的效果。胸部拍打是一种简易而有效的物理健身方法,除可防治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外,还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其方法简单,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都可进行。对中老年保健,冠心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呼和浩特白癜风专科医院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