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源性猝死如何治疗预防
冬季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而心源性猝死由于其发病突然,不可预料使人们谈虎色变,那么究竟什么是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是否可防可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和预防这种疾病?
一、心源性猝死的定义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心脏原因自然发生意想不到的突然死亡,激症状发生到猝死在1h以内。发生前可有或无心脏病表现,心源性猝死大约经历4个阶段:①先兆症状;②起病;③心脏骤停;④生物死亡。有3个最重要的特点,即自然的、快速的、不可预测的。
二、心源性猝死的病因
有很多疾病都会使得心脏电传导系统发生紊乱从而发生心源性猝死,例如冠心病、心脏结构性疾病、应激等。 1、冠心病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状动脉负责给心肌提供充足的血流和氧气。而脂质代谢不正常会使得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脂类物质堆积形成类似粥样的白色斑块,所以冠心病又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管腔狭窄,使血流受阻或中断,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产生心绞痛,严重的甚至是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心肌梗死,部分心肌细胞会坏死,取而代之的是疤痕组织,而疤痕破坏了心脏原来的电信号系统,电信号传导异常,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增加。 冠心病是成年人心源性猝死最主要的病因,但是很多人在发生心源性猝死之前没有冠心病的症状和病史。 2、机体异常工作状态 人体某些功能状态的改变也会导致心脏电信号系统的工作紊乱。例如: (1)剧烈的体力活动。剧烈的体力活动会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这种激素能触发原本就有心脏疾病的人发生心源性猝死。 (2)血液中钾或镁的含量太低。钾和镁在心脏电信号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3)血液大量丢失。 (4)人体严重缺氧。 3、遗传性疾病 有些家族特别容易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案例,这可能与遗传相关,也就是父母将异常的基因遗传给了后代,一些决定心脏离子通道开关的基因异常,导致了其所调节的离子通道蛋白异常,是这类疾病的共同特征。例如长QT综合症(longQTsyndrome,LQTS),Brugada综合征等,它可引起突发的,不可控的,危险的心脏节律改变。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遗传性心血管疾病还包括一些如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致密化不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等。 4、心脏结构性疾病 心脏的大小或结构发生改变也会影响心脏的电信号系统。例如长期高血压或心肌炎引起的心脏扩大。 三、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年龄增大SCA的风险明显增高,男性发生SCA的概率是女性的3倍,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也更容易发生SCA。儿童除非患有遗传性疾病,否则很少发生SCA。 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 (1)冠心病史; (2)家族中有人猝死; (3)有心律失常史; (4)心衰; (5)滥用药物、吸毒、酗酒。 四、心源性猝死的症状 通常情况下,心源性猝死第一个症状失去意识(昏厥),同时没有心跳(或脉搏)。在SCA发生之前,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心跳极快,或隐隐感到头晕,有些人会有胸痛,气短,恶心,或呕吐。 五、心源性猝死的治疗 (1)院外急救。SCA患者通常需要立即电复律,电复律的装置将电流送到心脏,帮助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奏。SCA发生的几分钟内行电复律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随着时间流逝,患者的生存机会迅速下降。如果有人发生SCA,周围的人越早呼救,抢救生命的治疗越早开始,生存希望就会大大增加。 (2)院内治疗。如果患者从心源性猝死中幸存,医院以进一步治疗。医生会寻找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如果考虑有冠心病,会建议患者进一步行心导管检查以明确冠脉病变,根据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选择放支架恢复血流或转诊心胸外科行冠脉搭桥手术。通常心源性猝死的幸存者会接受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医生通过小手术将一种类似于起搏器的小装置放置在患者胸部的皮肤下。这种小装置会判断心脏的电活动,在需要的时候发放电脉冲,帮助控制危险性的心脏电活动。 六、心源性猝死的预防1、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的检查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猝死信号。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更应做好预防工作,按时体检防患于未然;2、戒烟:吸烟的危害众所周知,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3.6倍。吸烟与其他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胆固醇都有协同作用,可以使冠心病的发病危险性成倍增加;3、平衡膳食:注意控制甜食,少吃含盐多,腌制及煎炸的食物。多吃含植物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和粗粮,增加维生素的摄入;4、控制体重:防止肥胖。肥胖会给心血管带来不利负担;5、积极治疗原有疾病:比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而对于仍在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生活的你们,我也希望大家对心源性猝死这五个字,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它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白癜风有看好的没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