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apladib或无法降低急性冠状动
多国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入院后30d内,对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入院的患者进行最佳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darapladib[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抑制剂],不能降低其严重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风险。相关内容于年8月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
有学者认为Lp-PLA2可通过影响炎症过程,促进动脉粥样化形成。darapladib是一种口服选择性Lp-PLA2抑制剂,可降低血浆及粥样硬化斑块中Lp-PLA2的活性。关于darapladib的Ⅱ期研究结果显示,在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与安慰剂组相比,darapladib未能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总体积,但似乎可以预防坏死区扩大。在STABILITY(StabilizationofAtheroscleroticPlaquebyInitiationofDarapladibTherapy)研究中,darapladib未明显降低稳定型冠状动脉心脏病(CHD)患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肌梗死(MI)或卒中等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但却降低了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包括总冠状动脉事件和严重冠状动脉事件。该Ⅲ期研究(StabilizationofPlaqueUsingDarapladib-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52,SOLID-TIMI52)旨在评估ACS患者服用darapladib的疗效和安全性。
SOLID-TIMI52是一项多国、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研究者于年12月7日至年12月6日纳入住院时长不满30d的因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或ST段抬高型MI入院的ACS患者例,将其随机分配到darapladib组(n=)或安慰剂组(n=),在依据指南给药的同时,分别给予mgdarapladib或安慰剂,1次/d。中位随访时间为2.5年。主要终点为严重冠状动脉事件,包括因CHD死亡、MI或需紧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次要终点为包括因心血管疾病死亡、MI和卒中在内的复合转归。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darapladib疗效进行评估。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出治疗后3年内事件的累积发生率。
研究结果显示,在随访第3年时,darapladib组出现主要终点的患者有例(16.3%),安慰剂组有例(15.6%)[危害比(HR)1.00;95%可信区间(CI)0.91~1.09;P=0.93](见图)。在按照年龄、地区、肾功能障碍和其他共存病进行的亚组分析中,上述结果保持不变。darapladib组出现次要终点的患者有例,安慰剂组有例(15.0%对15.0%;HR0.99;95%CI0.90~1.09;P=0.78)。两组间其他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主要终点中各事件发生率以及全因死亡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3年内darapladib组全因死亡人数例,安慰剂组例,全因死亡率分别为7.3%、7.1%(HR0.94;95%CI0.82~1.08;P=0.40)。与安慰剂组相比,darapladib组患者出现异味(主要是粪便、尿和皮肤异味)和腹泻的概率更高,分别为11.5%对2.5%、10.6%对5.6%。
研究结果表明,对因ACS入院的病情稳定患者,在依照指南给药的同时,于入院后3个月内开始给予darapladib未能降低严重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也未降低任何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在患者筛查过程中未考虑患者基线Lp-PLA2活性以及未校正其他原因所致心血管事件等。
(转发此条信息,并截屏告知编辑部的读者,可获赠本篇文章的PDF版。亲,心动吗?动一动手指即可哦。)
白癜风能治好吗专业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