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冠状动脉综合症 > 疾病并发症

心绞痛发作,急用这俩穴

I导读:心绞痛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当本病突然发作时,不妨选用这两个穴位紧急治疗。(编辑/闫奇峰)

心绞痛

作者/高树中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和(或)痉挛,心肌发生急剧而短暂的缺血、缺氧而引起临床综合症。

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具有以下特点:典型的疼痛部位是在胸骨上、中段的后方(胸骨后疼痛),有时可稍偏左,也可较为广泛地涉及心前区大部,少数病例疼痛部位可在胸骨下段,甚至在上腹部。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并沿左臂的前面内侧到达小指与无名指,有时疼痛可放射至颈部、咽部及下颌部。疼痛的性质是带有一种压迫和紧缩感觉的持续性闷痛,常伴有窒息感,有时可有濒死的恐惧感,伴面色苍白、冷汗等。发作的诱因最常见是体力劳动,其次是情绪激动。疼痛多持续2~3分钟,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病位在心或心包,因为“邪之在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灵枢·邪客第七十一》),心包有代君受邪的作用,所以疼痛的部位多在心包的募穴膻中穴的深处(胸骨后疼痛);甚则疼痛出现于心的募穴巨阙穴处(上腹部),并沿手少阴心经或手厥阴心包经放射(左臂的前面内侧到达小指与无名指,有时疼痛可放射至颈部、咽部及下颌部)。

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肺、脾、肾、胃、胆等经脉皆入心,所以其他脏腑的病症,均可影响到心而发生心痛,《灵枢·厥病第二十四》就详细论述了肾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的症状和针灸治疗方法,其中提到的“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与心肌梗塞极为相似。

现在一般的说法是张仲景创立了辨证论治的方法,我不同意这一观点,如果不否认经络辨证是一种辨证方法的话,那么经络辨证的方法在《灵枢》中已经较为完备了。所以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张仲景创立了六经辨证的方法,而不是辨证论治的方法。

(1)内关

针刺内关治疗心绞痛有很多的临床报道,也有不少的实验研究以阐明其机理。从中医理论看,为什么内关对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呢?

《灵枢·经脉第十》曰:“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取之两筋间也。”因为内关是心包经的络穴,从此处别出一条分支既“上系于心包”,又“络心系”,所以针刺内关就可以治疗心痛等一切心病。此外,内关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难经·第二十九难》曰:“阴维为病苦心痛。”说明针刺内关治疗心痛还与调理阴维脉有关。

也正因为内关穴对心痛有确实的疗效,所以后人在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句“心胸内关谋”,变成了五总穴歌。

(2)至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内二科主任王维庭主任医师于年在《中西医结合杂志》第4期上报道了按压至阳穴治疗心绞痛的方法。

我大约记得其发现用至阳穴治疗心绞痛的过程是这样的:有一个奇怪的病人,每次心绞痛发作,必将背紧靠于墙上就可缓解,此病人微有驼背,后来他仔细观察,靠于墙上的部位正是第7胸椎棘突下的至阳穴。他就考虑心绞痛缓解是否与挤压了至阳穴有关,结果发现按压至阳穴果然可以缓解心绞痛,起效时间多数为5~10秒,于是他便发表了《按压至阳穴缓解心绞痛临床实验观察》一文。

之后他又想,能否在至阳穴处埋藏一按摩装置治疗心绞痛呢?一年后,他又在《中西医结合杂志》年第3期发表了《至阳穴埋藏微型助压器治疗心绞痛的临床观察》一文。之后他又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按压家兔至阳穴可对抗垂体后叶素导致的急性心肌缺血。根据皮肤—内脏反射形成原理,压按至阳穴能引起心脏活动的变化,冠状动脉痉挛缓解,损伤缺血型心电图改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DE)证实,刺激至阳穴,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每分钟搏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指数降低,即增加了心肌供氧,减少了耗氧量,恢复了心肌需氧与供氧之间的平衡。他的这些研究成果,获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的穴位助压器,被国家专利局受理了专利申请。

实际上按压至阳穴治疗心绞痛,早在《灵枢·杂病第二十六》篇中就有明确记载:“心痛,当九节刺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在胃痉挛的一针疗法中,我们已对这一段进行了解释:心痛包括心绞痛和胃脘痛;九节即第7胸椎。

从中医理论如何解释至阳穴可以缓解心绞痛呢?我认为可能与以下2点有关:

一是经脉所通,主治所及。至阳是督脉上的一个穴位,都知道督脉行于后正中线,但实际上督脉还有一条分支,并且入心中,如《素问·骨空论篇》曰:“督脉……其少腹直上者……上贯心。”

二是寒主收引。“有寒故痛也”,治疗心绞痛首当温通阳气,督脉为阳脉之海,至阳穴又为阳气至盛之处,所以按压至阳穴可温通心阳,散寒解痉,阳气通阴寒散,则绞痛自止。

本文摘自《一针疗法》,济南出版社出版

版权声明: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往期回顾:

中医治得了中国人的癌症,却治不了中国人的愚昧!关庆维把中药讲透了。我听过最好的讲解关庆维

不被理解的中医药1.病人篇关庆维

中医药遭到降维打击

为何“中风”越来越多?都栽在这"3个字"上,不看后悔!

为何“尿毒症”越来越多?医生坦言:不是烟酒,多数是3件事害的...

打脸中医黑!美国人排队买中药,中医悄悄拯救全世界

欧洲煮大锅中药,意大利放爆竹除疫…中医海外受宠

早起,就是救命!长期坚持早起的人,竟发生这7种惊人变化!每天放屁数十次,27岁姑娘确诊肠癌晚期!有一种屁,你千万别忽视脊椎快速定位法,收藏好文!颈椎病的危害及六步颈椎操倪海厦论癌症:从头到尾我不注重肿瘤在哪里“手机脖”已成全球性疾病!你可能每天都在“谋杀”颈椎…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训练的区分伤寒论的:辨病、辨证、辨治!(必须掌握的3大部分)肝受损,身体3处会“变黑”,2处会“变臭”,春季养肝,防患于未然!从药房“偷学”来的中风偏瘫方春捂4处,一年病痛全无!捂哪里?捂多久?怎么捂?快来了解一下!男婴被℃洗澡水烫伤!妈妈不顾全家反对做了一件事,医生也点赞!岁老中医的养身箴言,有病无病都看看,很有用运用张锡纯清肾汤加味治疗男科疾病验案4则人类正常体温37℃已成历史:体温普遍降低意味着什么?毁膝、毁腰、毁全身的错误姿势治疗失眠的十大中医验方小儿脾胃病,有这些常用中成药黄芪那么受欢迎,到底有哪些妙用?颈椎病,正在拖垮年轻人“万能”基础方,十个女人九个要为什么中国人最容易“脾虚”?原来有这3大根源!七十六种中药外敷肚脐偏方,非常实用!黄芪十配,治疗疑难病证有殊功长翘二郎腿带来的慢性损伤,该如何康复?国医大师谈:如何调和气血?3月湿气开始大涨,不除后患无穷!学会这招,一分钟去除湿邪!肝一旦堵住,最易得癌症,只需10秒,就能疏通!头颈夹肌和“颈后大包”(富贵包)不得不说的故事!胸椎有病,五脏六腑都将有问题针刀治疗偏头痛——效果你意想不到的好关于PNF拉伸,你需要知道的一切补气养血“三仙汤”,效果杠杠的!百病从肝治:肝脏保健方法汇总(收藏)斜角肌在颈椎病中的重要性傅青主治痰全法读《医学衷中参西录》,谈升陷汤运用的四个境界怎样用好“升陷汤”?那得从张锡纯的“大气学说”说起民间中医癌症治疗的用药心得抗癌第一汤!每周喝2次,不给癌症留机会!赶快学好!性格与疾病的关系!这份病因对照表,你千万别错过~腰椎间盘突出的根,不在于骨头,而在于筋学会看腰椎间盘突出CT和MRI磁共振片子中医脉诊入门知识,带你透彻学习频湖脉学!(推荐收藏)邓铁涛:玉屏风散剂量的秘密中医为开裆裤正名!老祖宗的育儿智慧,藏在开裆裤里27岁小伙找人按摩后身亡!医生呼吁:这个部位不能随便按八段锦的真正功效!(真人动态图解)痛风一个小方子,好喝又有效,再也不“痛”了!今冬流感的中医治疗方案都在这里了!(附效方)蒲辅周食疗防病治病经验大全(涉及五谷杂粮、瓜果蔬菜、畜禽肉蛋、鱼虾贝类、山珍海味、调料饮品等)人体神奇的自愈力,读一遍受益终生!颈肩问题,久治不断根,是这里“寒气”没有化解重磅!“暴力伤医黑名单”真来了!中央28部门联合惩戒筋膜的秘密:手法,针灸,癌症和未来(下集)中医治病的精髓:气机升降与五行几分钟的“推墙操”和“滚背操”,生发阳气、锻炼全身初学中医:最易理解的六腑详解(附:初学脉诊之真诠)祛湿名方|四神汤,把湿气彻底去净!郑魁山针灸30例独家经验方年,增强体质第一张处方,老少皆宜中医忌口大盘点,你知道多少?肿瘤院士一语道破真相:癌症是“省”出来的膝关节有疼痛,臀部也得检查!胸廓出口综合征的针刀治疗思路浅谈华佗夹脊穴在针刀临床中的应用骨科体格检查全面讲解,值得收藏!不是所有的腰痛、屁股痛都是梨状肌综合征!还有可能是……疼痛必备:脊柱每一节段的定位方法,你掌握了没有呢?最全面详细的脊柱腰段解剖图,值得收藏!年五运六气及养生详解每天“金鸡独立”1分钟!很快发生可喜的变化今日小寒丨怎样养生没事蹲一蹲,竟然能治病!中医教你养生五蹲,效果惊人寿命短的人,吃饭的时候都会有3个坏习惯,希望你一个也不占你以为的好习惯,其实是老年痴呆元凶!(含最全防治手册)脸上长斑,体内必有瘀!按这4个穴位,气色好得不得了!这个清朝的名方,是被验证了年的感冒药!李可老中医说,经方是破解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附李可研究经方的思路)诊断用方的另一捷径——《伤寒论》腹诊大全(收藏)中医亡将亡于中药,中药造假,已经疯狂——作为医者,看着都生气!体检查出“乳腺增生”?中医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案詹文格:谁来拯救中医?!91岁老中医公开57个家传药方中医名家论葛根芩连汤高树中:治疗痛经取十七椎或神阙邓铁涛: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若干年后,如想找纯中医看病,也许要到海外”这个清朝的名方,是被验证了年的感冒药!钱学森:中医是最高层级的生命科学,指引着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前000+人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msm.com/jbbfz/12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