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冠状动脉综合症 > 疾病并发症

遵医嘱用药,为何还会出现氯吡格雷用药抵抗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引言: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它可有效地抑制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降低缺血性心脏疾病患者的心力衰竭、心梗、恶性心律不齐的发生率,进而减少再次入院的比率,从而大大改善患者预后,目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周围动脉缺血等动脉血栓性疾病的治疗。

但在临床应用中,为何病人遵医嘱用药,还会出现氯吡格雷用药抵抗?这个问题,还须拨开基因方知晓。

首先看两个临床案例。

以上两个案例均出现了氯吡格雷抵抗,下面就让我们从基因层面扒一扒氯吡格雷!

一、氯吡格雷是干嘛的?

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能够防止缺血性事件再发,临床常用于冠心病(CAD)、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冠状动脉支架(PCI)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但对于上同一种疾病,临床上不同个体对氯吡格雷的反应却存在差异,即使遵医嘱服用标准剂量氯吡格雷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如心源性死亡、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支架血栓等)。这是什么原因呢?临床上称氯吡格雷抵抗,不同个体基因多态性是导致氯吡格雷抵抗的重要原因,目前与氯吡格雷相关的基因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临床意义的基因包括CYP2C19、PON1、ABCB1、CYP1A2。

二、氯吡格雷在体内是如何代谢的?

氯吡格雷是前体药物,体外无活性,口服经肠(ABCB1)吸收后,转运入肝脏,经肝药酶CYP2C19代谢转变为中间产物,再经PON1代谢后生成活性代谢产物,才能发挥抗血小板聚集功效。CYP2C19基因多态性较复杂,其中*1为野生型,携带者酶功能正常,属于功能正常等位基因,药物代谢等级为快代谢型;CYP2C19*2、*3为缺失型,携带者酶功能降低或丧失,属于无功能等位基因,药物代谢等级为慢代谢型;CYP2C19*17可增加酶的表达量,属于功能增加等位基因,药物代谢等级为超快代谢型。携带无功能等位基因(CYP2C19*2、*3)的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体内活性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降低,血小板抑制率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将明显增加;CYP2C19*17突变后,氯吡格雷活性代谢产物浓度增加,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能力增加,出血风险高,需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msm.com/jbbfz/12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