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研究进展
本文节选自年1,2月《微创?心评论》
THEPROGRESSOFCARDIOVASCULARDISEASEINOURCOUNTRY
一、国产DES的研发及应用以及我国药物洗脱支架经历的3个阶段:
1、第一代:不锈钢金属裸支架,永久性聚合物、雷帕霉素。举例:FirebirdSES\PartnerSES。
2、第二代:钴铬合金或可降解聚合物支架,Excel\Firebird2\Tivoli\NOYA\BUMASES
3、第三代:无聚合物支架或钴铬合金刻槽靶向释放药物支架,Firehawk\Yinyi\Nano+.
二、我国有关DES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介绍:
1、I-LOVE-IT2研究,Tivoli与Firebird2临床研究,入组例患者,研究的主要结论为Tivoli在靶病变失败上和Firebird2无差别。
2、BUMA-OCTRandomizedTrial试验,主要验证BUMA电子嫁接聚合物涂层是否促进血管内皮化。
试验为单中心入选80例患者,随机分为BUMA和Excel组。此两款产品均为不锈钢骨架,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只有可降解涂层技术不一样,观察临床效果是否不一样,主要终点为OCT观察3个月内皮化。结果表明,BUMA组内皮覆盖率94.2%、高于Excel90%。
根据此结果,设计了StudyDesignofPANDAⅢ试验,观察BUMA支架加速内皮化是否转变为临床获益,入组例患者,随机1:1分成BUMA组和Excel组,主要终点为1年的靶病变失败率。此结果将在10月份TCT会议上进行公布。此结果将验证支架晚期的不良反应是否和聚合物有关系。
3、Firehawk?采用钴铬合金支架体刻槽,槽内使用了较少的聚合物、携载雷帕霉素药物。TARGETClinicalProgram是第一个完全按照药监局的规定设计完成的新支架上市前临床试验,共入组例。TARGETI随机对照试验(RCT)例,与XIENCEV进行9个月的晚期管腔丢失(LL)对比,Firehawk?为0.13±0.24,XIENCEV为0.13±0.18,没有差别。所以,Firehawk?在晚期管腔丢失方面不劣于XIENCEV。
对Firehawk??包括单组目标值观察在内的例进行总结,在1年时,实际靶病变失败率只有3.9%,其95%可信区间上限为5.3%,小于试验设计的单组目标设6.5%,达到试验设计的统计学要求。现在已随访3年,随访率为97%,总的靶病变失败只有5.8%。从临床表现来看不劣于XIENCEV,而且似乎比XIENCEV还好一些。
Firehawk?是第一个无需在欧洲做临床试验就上市的产品,目前正在筹备TARGETEUAll-Comers试验,预计入组例。
三、可降解血管内支架研发
药物洗脱支架的未来——全降解药物洗脱支架
药物洗脱支架(DES)通过抑制血管内膜过度增生减少再狭窄,但延迟内膜愈合,导致慢性炎症,增加晚期及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
支架在完成预防血管负性重构及释放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药物的功能之后(一般认为在6个月之后),其在血管内持久存在已无必要反而有潜在危险,影响正常血管运动及日后在相同部位的血管重建(PCI或CABG)并干扰CT、MRI检查。因此全降解血管内支架的研制具有极大吸引力。
多聚物降解支架,其中BVS多聚物(PLLA)Everolimus(依罗莫司)降解支架临床试验取得满意结果。我国自行研制的多聚物降解支架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1、XINSORB:于年开始进行可降解支架的基础研究,该支架由PLLA构成,厚度为μm,具有和BMS径向强度相似的功能,可用规格:直径2.75\3.0\3.5mm,长度12\15\18\23\28mm。
年葛均波院士开始Xinsorb支架的FIM临床试验。从年9月5日起第一例患者入选,至年1月6日完成入选。30例具有心肌缺血症状(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亚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入选本研究,以3.0mm×18mmXINSORB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单个自体病变。本研究主要造影终点为术后6个月复查冠脉造影时的晚期管腔丢失,主要临床终点为术后1个月及6个月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脏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6个月复查造影,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为0.11±0.13mm,无支架内再狭窄发生。随机临床试验仍在进行中。
2、NeoVasTM:完全可降解聚合物基体药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技术工艺采用完全可降解聚合物材料聚乳酸(PLLA)作为支架基体材料,并在支架表面喷涂完全可降解外消旋聚乳酸(PDLLA),药物为具有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作用的雷帕霉素。
NeoVas完全可降解支架系统临床预试验(FIM)于年6月至9月完成入选。医院韩雅玲院士为主要研究者,以1个月靶病变失败复合终点作为主要终点指标进行评价。在支架植入术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时进行临床随访,并在术后6个月、2年、5年时进行造影、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随访,以及术后1年、3年时进行无创性多排CT(MSCT)随访。
研究受试者主要为简单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排除1个月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合并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左主干病变、开口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分叉病变等患者。
研究表明随访6个月,NeoVas支架置入后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0.20mm)与Absorb队列B相似(0.19mm),支架近端晚期管腔丢失(0.19mm)与Absorb队列A相似(0.23mm)。血管内超声(IVUS)显示,NeoVas支架置入6个月后平均新生内膜面积为0.33mm2,支架面积狭窄率为3.98%;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显示,95.7%的支架梁已被内膜完整覆盖,与Absorb队列B相似(96.8%),支架弹性回缩程度也与之相似,临床事件只有一例血管病变发生。
3、ABSORBChina:AbsorbBVS是全球首个生物可吸收药物洗脱支架,ABSORBChina是全球ABSORB研究中第一个以常规一年血管造影随访病变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为主要研究终点的临床研究,旨在评价AbsorbBVS治疗自身冠脉狭窄病变的造影有效性及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为AbsorbBVS在中国获批上市提供依据。
该研究入选了中国24家中心、例PCI患者,1:1随机分组为生物可吸收支架AbsorbBVS或金属药物支架XienceCoCr-EES,在随访一年时,主要终点节段内LL在BVS组为0.19±0.38mm(n=),CoCr-EES组为0.13±0.38mm(n=),BVS达到了非劣效性终点(P非劣效=0.01)。此外,两组患者随访1年的靶病变失败率(由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或缺血驱动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相似,BVS组和CoCr-EES组分别为3.4%、4.2%(P=0.62);两组明确/可能的支架血栓发生率也相似(0.4%对0.0%,P=1.0)。
高院士总结说,“ABSORBChina研究结果表明BVS在主要终点一年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方面不劣于CoCr-EES,二者一年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当,今后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评估BVS在复杂患者及复杂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并比较BVS与CoCr-EES的远期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简介高润霖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医院院(所)长。现任该院心内科首席专家、研究
员、博士生导师。于年始在国内开展了经皮冠状动脉腔的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
置入术及其他介入治疗新技术,为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先驱者之一。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
院士。年5月20日获Euro-PCR“EthicaAward”终身成就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