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冠状动脉综合症 > 疾病并发症

这是治愈糖尿病的最佳时期,可惜90的人

你可能见过这样的体检结果:

血糖已经明显超出正常值一大截

却没有糖尿病的诊断结果

便认为自己的身体“无事”

却不知自己已经

进入了糖尿病的候选行列

糖尿病是一个进展性的疾病

只有在糖尿病前期或者早期

是寻求可能治愈糖尿病的最佳时期

今天,我们医院

内分泌科主任艾智华

分享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相关知识

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哪两类?

艾智华主任指出:中华医学会《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中提到:

糖尿病发病风险高者为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血糖正常性高危人群和糖尿病前期人群。

1

血糖正常性高危人群

成年人(18岁)中,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高危因素,即可定义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年龄≥40岁;

既往有糖尿病前期病史;

超重、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静坐的生活方式;

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或妊娠期显性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GDM)史的妇女;

高血压,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血脂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性CCVD患者;

有一过性类固醇性糖尿病病史者;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

严重精神病和(或)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

以上条件大家可以对照检查,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糖尿病前期人群

糖尿病前期是指空腹和/或餐后血糖已经升高,但还没有达到诊断糖尿病的程度,其具体的诊断标准是:

空腹血糖偏高(IFG):血糖介于5.6~6.9mmol/L之间,也称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异常(IGT):餐后2小时血糖偏高,血糖介于7.8~11.0mmol/L,也称糖耐量受损。

上面两个标准符合其中一个或两者同时符合,均可诊断为糖尿病前期。

我国糖尿病患者中90%都是2型糖尿病患者,而2型糖尿病即是由糖尿病前期发展而来的。

年最新的糖尿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约有4亿人处在糖尿病前期,但90%的人不知道自己处于糖尿病前期(数据来源:央广网健康)。

糖尿病前期有哪些危害?

由于高血糖的损害在糖尿病诊断之前就已经发生,因此糖尿病前期就是一道分水岭,如出现糖尿病前期则标志着将来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微血管病以及肿瘤和痴呆等的危险性增高。

最新流行病学证据表明:空腹血糖偏高(IFG)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这是经多项研究证实的。

而糖尿病前期不仅会增加患癌、微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会导致智力衰退,增加痴呆、阿兹海默症的风险。

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如何自我管理?

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呢?

1

加强学习

每位高危者及其家属有必要积极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重视糖尿病健康教育,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巩固。

2

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加强生活方式干预:由糖前期引起的2型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慢性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将血糖控制在糖尿病前期的范围中。

3

适当采取药物干预

对糖前期人群来说:生活方式干预不够时应积极采取药物进行干预,首选是二甲双胍(可考虑在生活方式干预持续6个月以后再考虑使用药物预防糖尿病)。

4

坚持常规监测

重视血压血脂的监测,定期监测血糖,医院进行空腹血糖(FPG)和(或)口服葡萄糖耐糖量(OGTT)的检查。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血糖控制目标

血糖控制应强调个体化,但总体须遵循以下原则:

总原则: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自然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糖尿病高危人群理想的控制目标是将血糖水平逆转至正常(标准)葡萄糖耐量水平。如无法逆转,至少应维持在糖尿病前期水平,以预防和延缓其进展为糖尿病。

除此以外,糖尿病高危者还需坚持合理的生活方式,管理体重,进行适量运动等。

大家切记,预防胜于治疗!糖尿病前期/早期是可能治愈糖尿病的最佳时期,一旦糖尿病发展到中后期,便可能成为伴随一生的疾病了!

更多的糖尿病科普、线下讲座活动

尽在糖友家

吃这些,拯救你的用眼过度!

寒冷冬季,稳糖小技巧必收藏!

从健康到瘫痪可能就是从一个错误姿势开始!

不爱喝牛奶的糖友,要怎么补钙?

从嘴唇看健康!四种唇色你是哪种?

?戳以上链接直接浏览?

编辑:江瑾然图片来源:RF、SOOGIF

赞赏

长按







































呼和浩特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msm.com/jbbfz/9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