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冠状动脉综合症 > 疾病病因

体会千古中医智慧,天人相应与时间节律

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北京有一个医生,看肠伤寒病特别有名。

肠伤寒病是怎么回事?它是伤寒杆菌感染之后,导致的一种传染病。这个病的特点是,第一个星期热度一天比一天升高,持续高温,叫阶梯热。有的人到第三周结束,可能出现肠出血,导致死亡。那个时候,肠伤寒的死亡率是很高的。

有人得了这个病,找了一个中医大夫看。医生摸摸脉,看看病情,告诉他“你一天吃我一付药,在饮食上你一定要注意忌口,只许喝稀粥,不许吃任何纤维素的东西,鸡鸭鱼肉蛋绝对不能吃。你要按照我这个方法去治疗,几月几号,你就能退烧,病就好了。”

当时人们都很吃惊,这个病弄不好是要死人的,这个大夫却胸有成竹地说几月几号就能退烧。病人和家属都盼着这一天,结果到了这一天,或者前一天,或者后一天,病人纷纷都好了。在这个医生手下,没有出现过一个死亡病例。

这个医生是谁呢?就是我们解放初期,被誉为四大名医之一的汪逢春先生。汪老为什么能准确地预测病人哪一天好呢?说白了,他就是得益于张仲景的关于7日节律的认识。

1

7日节律

在《伤寒论》里,张仲景说: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意思是说一个得了感冒的人,头痛发烧怕冷,没有汗,甚至有点轻度咳嗽、喘,如果你没有去治疗,没有发生合并症和并发症,到第七天的时候,它自己就好了。也就是说,这个病的自然病程结束了。这不就是张仲景对一般感冒进行了预测吗?他不仅知道这个病哪一天能好,而且还知道什么时辰会好。张仲景说: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这个病到第七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这是汗出热退的有利时机,在这个时段,你的病就好了。

在张仲景的著作里,不仅谈到外感病的7日节律,也谈到外感病的14日节律,如果14天没有好,那可能21天好。您也许会说:这是不是有点神了?其实,节律就是有节奏的时间规律,如果患了感冒,即使不治疗,7天也会自行痊愈。如果继发感染病程延长,痊愈之时或许是7天的倍数,要么是14天,要么是21天,这就是7日节律。

这究竟有没有科学道理?现代医学,现代自然科学,对这种病理的时间节律,有没有研究呢?当然有。美国有一个教授,叫哈尔贝克,他从年轻时起就开始致力于人体和动物体的,生理时间节律的研究。

他的研究方法,说来很简单,但是,需要持之以恒。他让参与他研究的人,留下他的尿液,每一次的尿,每天的尿,每一个月的尿,每年的尿都留下来。测试他尿液中激素含量的变化,看它有没有时间节律?结果发现,一般人尿液中,激素分泌的含量变化,有昼夜节律,就是24小时一个变化周期,也有7日节律。

其实,人的生活节奏,人的饮食,它会干扰人体的内分泌的。所以,哈尔贝克教授对参加试验的人,要求生活作息上,不要熬夜,11点左右上床睡觉。不要吃得过多,不要吃有污染的食物。

当时,我就站起来问教授:您认为控制生物体的昼夜节律和7日节律的因素或者说机制是什么?哈尔贝克教授也站了起来,他说:我们研究了很长时间,我们发现人体的内分泌活动,存在着昼夜节律和7日节律,于是我们就做了大量的动物试验,发现动物体内的内分泌活动也存在着昼夜节律和7日节律。到目前这止,我只能很遗憾地告诉你,我没有在人体内和动物体内找到生物钟所存在的位置。我还不知道控制人体和生物体内分泌活动的昼夜节律的因素是什么?

其实,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探明了这个秘密。接着,我就告诉他,早在年前,中国有一个叫张仲景的人,他写过一本《伤寒杂病论》,在那本书里,就提出了疾病昼夜节律和7日节律。

在年前,甚至是年前,中国有一本书叫《黄帝内经》,在那本书里就提出了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昼夜节律,月节律,四季节律,甚至更长的60年节律。

哈尔贝克教授一听,有点困惑,我做了这么多年试验,才发现了昼夜节律和7日节律,中国医学早就提出了生理病理的那么多节律,他就问我:你认为控制生物体的这些时间节律的机制和因素是什么?我说非常简单,就是天人相应。

我们所说的天人相应的观点,实际上来自于《黄帝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2

天人合一

在中医学经典里,不用天人合一这样的话,它讲天人相应。天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相感应,相适应,相顺应。于是,在中医学里就出现了这样的比喻,天有阴阳,人有脏腑,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五运六气,人有五脏六腑,地有江河,人有经络。

古人认为,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大自然中有什么,人的身体里就有什么,所以,大自然日月星辰的运动节律,也就是人体和生物体内生理和病理时间节律的根源。

人体内生理病理的时间节律真的是由大自然所控制的吗?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大家想一想,人体的生理活动,为什么有昼夜节律啊?有些病人上午轻下午重,到了晚上更重,第二天又轻了。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帕金森氏综合症的病人,他特有时间节律,每天从晚上六点钟开始,到九点,他说这段时间,是我的魔鬼时间,他病情的症状就加重,浑身颤抖,吃饭筷子都拿不住。还有精神抑郁症的病人,常常是晨重夜轻,早上一醒,心情郁闷,全身酸懒疼痛,好像又回到苦难的世界,心里痛苦,身体痛苦,一到傍晚,太阳一落山,全身轻松,甚至能下地给孩子们做饭。有些病人发烧,上午轻,下午重。这就是昼夜节律。

其实,我们的呼吸,我们的血压,我们的心率,我们的内分泌活动,我们的肠胃蠕动,我们的消化机能,都有昼夜节律。很多人是早上起来排大便,这就是你的消化系统昼夜节律的表现。

你在人体内找控制昼夜节律的生物钟,我们身体为什么有昼夜节律?不就是我们大地母亲自转一周的结果吗?女性的卵巢活动,为什么有月节律呢?一个月有一次排卵,这是因为月球绕地球一周,给人打上的烙印。月球绕地球一周,一个恒星月,一个朔望月,它的平均天数是28天多一点点,所以一个月是28天。女性的月经有的比28天少,可能是25天,有的可能比28天多,可能是35天,在这个范围内,都是正常的。

中医讲脉象,春天的脉以弦为主,夏天的脉以洪为主,秋天的脉是毛浮的,冬天脉是沉实的。从脉象上看,它有四季的变化,有四季的不同,这叫四季节律。四季节律不就是年节律吗?为什么有年节律?不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给我们人类打上的烙印吗?因此,我们说地球上生物体的生理活动,人的病理变化,之所以有昼夜节律,月节律,四季节律,年节律,是因为与我们的地球以及和地球相关的日月星辰的运动周期有关。

那么,7日节律是怎么一回事呢?7日节律,是月节律的四分之一,因为黑月的时候,和满月的时候,月象对地面上江河湖海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上弦月是初七,下弦月是阴历二十三,因此,一个月里江河湖海的涨潮,就出现大小消涨的进退四个周期,这样就把一个月二十八天多一点点分成了四份,一份正好是七天。

其实,7日节律,实际上是普遍存在的。

3

自然界对人体影响

我们人的生理时间节律是和自然界的日月星辰运动的周期密切相关的。现代自然科学家认为,宇宙的构成,有三个要素:物质,能量和信息。我们上面讲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的时间节律,人体生理病理的信息周期活动,和我们这个生态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和日月星辰的运动,在信息上是同步的。

再从物质构成的角度来看,我们和大自然是个什么关系?我们人体是由各种元素构成的,氧有多少,氢有多少,碳有多少,氮有多少,构成我们身体的各种元素。人体的这些元素全部来自于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人体各种电解质的含量比例,和大海海水中各种电解质含量比例是一致的。

人是在地球上所生化出来的,从元素构成,从物质构成的角度来说,我们和地球,我们的人体和生态环境的物质构成是密切相关的。再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来看,我们随时随地都在呼吸,吸进去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就是在和大自然交换能量。我们吃的食物,和我们的排泄物,也是在和大自然交换能量。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离开我们现在这个生态环境。

有人说,我们可以上月球。月球和我们的生态环境不一样,但是我们知道,在宇宙飞船的那个舱里,要模拟地球的状况,即使到月球,你要穿宇航服,那宇航服也是模拟地球的状况制做的。

这样,从信息活动节律,从物质构成的角度,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我们就是地球人,我们就是地球所生化的。

《黄帝内经》中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生于地,人是地球所生化的。悬命于天,但人生命的构成,和整个宇宙,整个大自然密切相关。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气和地气的结合,这就是人。

生命来自于大自然,所以,生命的状态,和大自然密切相关,爱护大自然,其实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人是天气和地气相结合的结果,那么,这个气指的是什么呢?刚才我们从物质构成,从能量代谢,从生理活动和病理活动的时间节律这几个方面,讲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在中医学里,没有用物质,能量和信息活动周期这样的术语,只用了一个字,“气”。这个气是什么意思呢?《黄帝内经》认为,构成宇宙的是气,构成人体的是气,构成万事万物的还是气。气是携带能量的,气又是信息的载体。

中医大夫说,你的病气很重,病气是携带病理信息的。药气,用药敷在某局部的穴位上,比如用0.5克当归粉,或丹参药粉,放在胶布上,敷在内关穴上,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缓解轻度的心绞痛。你说在手腕这儿敷一点药粉,怎么能治疗心脏的呢?这就是药气,沿着经脉影响到了心脏的血液循环。所以,气是携带信息的,它是信息的载体。

《黄帝内经》中说,作为一个中医,他的知识结构应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你是一个中医大夫,你不了解化育人的这个环境,你就很难知道人的生理病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msm.com/jbby/128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