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普冠心病中医治疗和调养,教你五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冠状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及斑块堵塞,造成心肌缺血,以至于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衰、死亡,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正确认识
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阻塞,和(或)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在中医归属于胸痹、心痛、真心痛的范畴,属于心阳不振、瘀血阻滞范畴。
胸闷、胸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样的疼痛,并伴有胸闷气促等症状,有时疼痛还可放射至左侧上臂、左肩部、背部、脖子、下巴、牙齿或上腹部等部位。此外,如果出现频繁发作的心跳加速或心律不齐,伴有头晕耳鸣、大汗淋漓等表现,也要警惕冠心病。
当管腔狭窄超过50%时,就有可能引起心肌缺血,发生心绞痛。若完全发生堵塞,就会发生心肌梗死。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都会出现典型症状,一旦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医院就诊排除冠心病。
中医怎么看待冠心病?
根据中医病因病理的认识,冠心病大多是由于阴阳寒热失调、气机逆乱,导致了气血淤滞、心脉痹阻、不通而痛。正如《素问痹论篇》中所说:“心痹者,脉不通”。
中医认为,冠心病属于中医的胸痹、厥病或真心痛,该病主要因正气亏虚,年老体衰,加上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寒冷刺激、劳逸失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脏腑功能损伤,阴阳气血失调,痰浊内生,气滞血瘀,胸阳不振,使心脉痹阻而致。其中,痰瘀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调,人体阴阳平衡破坏是发病的主要内因。
在中医治疗方面必须辨证论治,因病治疗。另外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适当锻炼、注重情绪,患者不应过分悲观。冠心病其实是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只要合理治疗,积极防护,一样可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如何预防冠心病?
1.拍打心前区,改善胸腹血液循环
该动作能起到对心脏的按摩作用,对消除胸闷有一定效果。用右手掌或者半握拳,拍打心前区,用力程度以患者感到舒适即可。在拍打的时候,患者最好配合腹式呼吸,改善胸腹腔血液循环。
2.保持循序渐进的体育锻炼
较长时期中断体育运动的冠心病患者,重新开始运动前,要先从缓慢、简单的运动开始,循序渐进。注意要有规律性、不宜作剧烈活动。如果想加大运动量,有条件的最好检查一次身体,如心电图,以保证不发生意外。
3.随身携带急救药
冠心病发病紧急,应随身备有专门的药,发作时及时含服,以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肌氧消耗,缓解病情。
4.饮食不要过饱,食易消化食物
人是一个整体,上下相通,如果脾胃功能受损,饮食不易消化,停留于中,食滞气滞,发生胸膈之气。气机不畅,胸中气塞,自然胸闷,因此应注意食用易于消化食物。冠心病患者也不宜进食过多、过饱,否则也容易导致胸闷胸痛。
5.不吸烟、不酗酒
吸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6.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
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应积极防治。
专家简介
唐国顺
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抑郁症、失眠、过敏性疾病、冠心病、便秘、肝胆疾病、胃炎、老年病、更年期综合症及肿瘤术后调养。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