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血栓日,SAA帮您早发现,不被l
——高能炎症标志物SAAⅢ
——它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测因子
10月13日被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认定为“世界血栓日”。面对这个人类健康的隐蔽杀手,早发现早治疗抢得宝贵的时间至关重要。
1、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炎症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比如起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冠心病。它作为由心血管疾病引发死亡的因素之一,年在全球造成的死亡人数有万人之多(根据WHO提供的数据)。年《柳叶刀》发布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系列报告中显示,在中国,年死因前五位中,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分别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它们的病程发展都主要开始于动脉血管粥样硬化1。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研究一直以来深受重视,它与高胆固醇、高血压和吸烟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还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这种慢性炎症以动脉壁的单核-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迁移、血管重构为特征。这个过程还包括冠状动脉或其他部位微生物感染激活等一系列炎症反应,改变了血管局部环境,损伤了血管内皮细胞而导致粥样斑块的形成和破裂2。因此敏感炎症指标基础水平的升高可用于动脉血管病变的预测,其中hsCRP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关键因子。
注:动脉粥样斑块模型图
2、SAA--动脉粥样硬化
SAA(SerumamyloidAprotein)全称血清淀粉样蛋白A,是一项比CRP更敏感的炎症指标。在急性时相期,大量的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刺激到肝脏细胞合成和释放SAA,此时其检测浓度可升高到健康状态下的-0倍。SAA对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都有升高,对局部炎症也有灵敏反应;伴随着感染的康复或炎症消失,SAA浓度会迅速下降到正常水平3。介于SAA的生物特性,它在临床上通常被用于提示炎症反应和鉴别感染类型,与CRP和WBC联合检测,被多位专家认可为是现代医学检测的“新三大常规”。
SAA的另一个身份是载脂蛋白。SAA能取代ApoA-Ⅰ结合到高密度脂蛋白(HDL)上,改变HDL在炎症期间对血管内环境的调节作用。这个身份使得SAA在预测心血管疾病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有报道证实,SAA能够聚集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T淋巴细胞,使其参与炎症反应4。此外,在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SAA浓度大幅升高,并取代ApoA-Ⅰ与HDL结合,引导DHL重新分布胆固醇,导致胆固醇在血管损伤部位沉积,促进动脉斑块的形成;另一方面,SAA-HDL复合体能使HDL更容易与血管上的蛋白聚糖粘附,导致HDL被部分分解或氧化,失去抗动脉硬化的功能5。SAA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
3、SAA--心血管疾病发生
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的DavidA等人研究发现,急性升高的SAA浓度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死亡率成正相关。下图中,研究检测了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的SAA、急性cTnT等指标。把检测到的SAA基础浓度进行五等分,其中浓度最高的1/5部分(浓度超过了SAA正常值的99百分位上限值)用黑色柱形图表示,剩下的4/5部分用白色柱形图表示,用柱形图的高度代表了14天内的患者死亡率。可以看出,对于所有的实验人群而言,SAA基础浓度位于最高1/5部分的人群14天内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余部分人群,对于cTnT阴性的这部分患者,仍然满足这个规律。这说明常用炎症指标SAA基础水平的升高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具有提示意义;在心肌肌钙蛋白未出现浓度急性升高的情况下,SAA仍能起到预测心血管疾病患者近期死亡发生率作用,进一步说明SAA可作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6。
Ⅱ型糖尿患者及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人群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一项前瞻性研究经过对选出的名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期跟踪调查和生理指标监控,发现高危人群的炎症指标hsCRP和SAA对于罹患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和动脉血管粥样硬化都具有提示作用。在下表中,hsCRP和SAA基础水平与心血管疾病、总死亡发生率、动脉血管钙化比的风险提示值用Z值表示,值越高表示风险越大,可见两个指标对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等都有提示作用。因此,检测和监控hsCRP和SAA的基础水平变化有助于发现早期血管粥样病变,通过早发现、早治疗来降低冠心病、脑梗等疾病的危害,降低死亡率7。
4、SAA的检测
目前,SAA作为一个越来越受重视的炎症指标,其临床检测已经逐渐开展起来。SAA已获得注册证上市的检测试剂盒中,国赛SAA产品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在检测可报告范围(2.5-mg/L)和稳定性上具有较突出的优势,且在该司生产的Omlipo、Astep、AstepPlus、Aristo等多款全自动机型上实现了SAA与CRP联合检测,节省样本用量和检测时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