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冠状动脉综合症 > 疾病并发症

纸上得来终觉浅,手术实战出真知ldqu

“我们在期待的氛围中欣赏了六台完美的手术演示,不仅向大家展现了现代CTO的技术魅力,而且亦让各地医师得以面对面地切磋和分享观点,希望今后多办一些类似的真正能推动临床的交流活动。”这是年3月29日,参加“匠心传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大师行”河北石家庄站活动的专家们的体会。

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解放医院与阿斯利康联合举办,特邀中国人民解放医院汝磊生教授、首都医科医院金泽宁教授、中医院窦克非教授、医院李拥军教授、医院杨清教授等为联合主席,医院心内科江平教授、医院马景涛教授、医院姜志安主任、医院郑群教授等多位知名专家参与讨论。

让基层医师了解目前CTO手术基本操作及进展

汝磊生教授在开场致辞时表示:本次学术活动主要由通过远程技术进行的手术演示以及知名专家进行的主题演讲组成,采取手术直播方式,是为了让基层医师能与一线医师在手术过程中面对面地交流与讨论。本次活动共准备了六台CTO手术,希望在手术过程中,大家通过现场互动,使基层医师了解目前CTO手术基本操作以及进展。李拥军教授表示:汝磊生教授经过多年探索与钻研,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积累了丰富的个人经验,希望今天汝磊生教授以及到场的金泽宁教授、杨清教授、窦克非教授,还有来自各地的医师能一同切磋,共同提高。金泽宁教授则表示:CTO技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快速提高,汝磊生教授怀着学习交流的态度,积极对接新的知识及新的技巧,且在CTO技术方面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与知识储备,期待汝磊生教授今天演示各种手术技巧及手术方式,向大家展示当代CTO技术发展的全貌,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患者基本情况介绍及专家分析

汝磊生教授首先介绍了前两台手术患者的基本情况,第一例患者为前降支闭塞性狭窄,弥漫性病变且有严重钙化,回旋支开口高度狭窄,右冠存在CTO病变,且有自身循环,此患者为三支病变,属于CHIPS人群,SYNTAX评分:42分。建议首选外科搭桥,患者及家属要求冠脉介入,患者现已通过surfing技术以及4in6技术完成了前降支和右冠的治疗,今天主要任务是开通患者的回旋支。医院已进行过一次CTO治疗,但由于造成夹层导致手术失败。患者一周后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医院求医,患者RCA自近段完全闭塞,SYNTAX评分:33分。建议首选外科搭桥,患者及家属要求冠脉介入。汝教授表示可先进行surfing,寻找对侧通道。介绍完患者基本情况后,汝教授进入导管室进行手术演示。

金泽宁教授表示,第一位患者主要有两处病变:回旋支远段存在闭塞、回旋支开口有严重狭窄。这位患者现在最需要考虑的是回旋支远端的闭塞血管对心肌缺血造成的影响与回旋支开口病变,哪一个才是患者的罪犯血管?窦克非教授表示:主要问题在于回旋支的开口,应先处理回旋支开口病变,即使有处理远端闭塞的适应证,在处理完开口病变前去处理远端闭塞也比较困难。

手术演示过程及精彩的观点探讨

整个手术过程中,在座所有医师都根据自身经验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并围绕手术的重要环节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各位专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各种观点精彩纷呈、激烈碰撞。手术过程中难点、疑点不断出现,手术方式也随之不断改变,汝教授运用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妙手回春,最终使手术圆满成功。

手术演示期间,金泽宁教授表示:在手术过程中选择支架时,若是处于回旋支近端,可选择支架尺寸的上限;若处于回旋支远端,一定选择支架尺寸的下限,眼睛所能容忍的下限。因为心脏的跳动,在球囊支起的刹那,支架可能会向近端或远端有所移动,需考虑支架可能会移动至左主干,因此需选用后扩张极限较大的平台。

在六台手术演示先后完成之后,李拥军教授表示:非常感谢汝磊生教授及其团队带来的精彩手术展示,今天的六台手术都非常成功,汝教授技术与“运气”并存,将手术完成的十分完美。希望以后能在河北多举办类似的学术活动,让更多基层医师的水平得到提高,造福更多的患者。

ACS复杂冠脉病变的抗血小板管理

医院常亮医师代李拥军教授分享了ACS复杂冠脉病变的抗血小板管理。他表示,冠脉病变复杂程度越高,支架血栓风险亦越高;降低ACS复杂冠脉病变患者支架血栓和死亡风险需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替格瑞洛能为ACS患者复杂冠脉病变PCI保驾护航。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能强效、一致抑制血小板聚集,显著降低确定的支架血栓风险33%,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率21%,且不增加主要出血风险;中国PCI指南中指出替格瑞洛是ACS合并复杂冠脉病变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优先选择。ESCSTEMI指南推荐优先选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只有当替格瑞洛无法获取或有禁忌证时,选用氯比格雷。

年ACC热点速递

医院刘文楠医师代杨清教授讲解了近期在ACC上的重点研究,包括ODYSSEY研究、TREAT研究、SECURE-PCI研究、CANTOS研究等。刘文楠医师重点讲解了TREAT研究,他指出,对于接受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的30天TIMI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73%和0.69%,达到了该研究的非劣效设计终点(P0.),即就30天时的TIMI主要出血发生率而言,替格瑞洛没有比氯吡格雷显著增加大出血的风险,主要安全性与氯吡格雷是一样的。并且使用其他出血定义(PLATO,BARC)评价,结论是一致的。TREAT研究首次将二者作比较,为替格瑞洛在溶栓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证据,相信会对未来指南和专家共识的修订产生一定的影响。刘文楠医师指出,临床实践中我们始终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床情况审慎地权衡患者缺血与出血的风险,进行个体化选择用药。

总 结

汝磊生教授在最后总结时表示:非常感谢各位医师远道而来参与这次学术活动,这样的活动形式特别适合介入医师技术的学习与提高;感谢阿斯利康提供这么好的机会与平台,让我们一起交流学习,希望以后能开展更多类似今天这样面对面进行手术探讨的活动,相信实战能帮助医师收获更多,能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技术与水平。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门诊》杂志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msm.com/jbbfz/121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