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柳叶刀赵强医生要有负重前行的责任
赵强,上海交通大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心脏外科主任。他率先在国内开展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积累了二万余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丰富经验,制定了我国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规范化手术流程和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方案,在全国八十余家单位进行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技术的推广,培训了数百位搭桥医生,对我国的冠心病外科和机器人及微创心脏手术作出了巨大贡献。
实习时立下做胸心外科医生的志向
赵强小时候目睹了家人服用中药和针灸治病的经历,感觉到了医学的奇妙。考入医学院后,对癌症、免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曾做过“医学科学家”的梦想。但是,进入实习阶段,遇到一位因为外伤导致血气胸的病人,病人已经不能自主呼吸,赵强跟随胸外科指导老师给病人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开胸止血、固定骨折,最终抢救成功,那是他第一次感到拯救成功的成就感。他的动手能力和外科天赋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赞赏和鼓励,从而立志要成为胸心外科医生。
本科毕业,赵强考入了上海医学院攻读我国著名胸心外科石美鑫教授的博士研究生,打下扎实的外科基础。上世纪80年代,国内的心脏病患者大多是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已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但是我国在此领域的发展尚且滞后,医院一年手术量也就个位数,而且死亡率较高。九十年代,赵强在给外宾做手术助手和翻译时给对方留下深刻影响,介绍他去美国进修学习,而且能够上临床。在国外,赵强学到了许多先进的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技术,他细心地把自己参加的每个手术记录都复印保存。苦学3年之后,赵强毅然响应召唤回国。
做心脏手术要像做艺术品一样
由于心脏手术对于病人的生理影响较大,所以在同样的手术效果下,手术时间越短,对病人的恢复就越好,也因此,赵强对手术速度有严格的要求。手术前他一定要详细了解病情,制定严密手术计划和流程以及应急预案,特殊病例甚至会查找文献。
他一走上手术台,就自带强大气场,要求大家集中注意力,紧跟着他的节奏,确保流畅地完成手术。赵强手速极快,如果手术台上助手稍微分神,可能就会跟不上,而被赵强严厉批评。“心脏外科手术是一场团队合作,主刀医生就像是一位船长,把控整个手术的环节,指挥每个步骤应该做什么、注意什么、大家怎么来配合。我其实每做完一步,脑子里已经在想接下来第二、第三步甚至后面五步要做什么。”如果手术出现危急时刻,赵强就会说,“不要发声了,都听我的。”手术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对于心脏手术来说,首先是快,而且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越快越好。如果手术不干净、频频误损伤,那种快是毫无意义,而且必须要绝对禁止。我们的快,是没有多余的废动作,不用去返工,根据具体的病例,具体的解剖结构,把整个流程循序简化、优化,确保我们的瑞金心外速度。“赵强强调,“做心脏手术就要像做艺术品一样对待”。所以很多观看过赵强手术的人都说,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就好像一曲优美的交响乐,令人回味无穷。
每天都要开心
在拿到无数大奖的纪录片《人间世》第一集《救命》中,赵强是电视台编导最为佩服的一位,无论是抢救主动脉破裂的急救,还是高难度的心脏移植,或者是全国没几个人会做的“剖开半个人”的马凡综合症手术,都显示出他临危不惧的大将风范、精湛高超的手术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人间世》节目中的马凡综合征患者王斌和刘靖,前者因为术后出现急性肾衰竭没挺过去。刚经历一次失败的赵强并没有担心名声受累而拒绝刘靖一家人,毅然倾尽全力去救治,经过近5个小时的手术、9名医生护士合作,这次,刘靖活着出院了。
赵强常说:“医生最困难的不是失败,最困难的是,面对这些失败带来的种种挫折,却不丢失最初的那份热情。正如人体的心脏,是个不断跳动的脏器。只要心跳不停,手术就要照旧。”
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