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二院科普慢四病之冠心病冠心病的日
核心提示: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严重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严重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1冠心病的并发症
①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的最常见并发症,尤以室性心律失常居多,是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塞常见和重要的并发症。
③冠心病并发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是指直接由于心室泵功能的损害而导致休克的综合征。
2生活中如何预防冠心病?
1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体重增加。
2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情趣;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
3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4多喝茶据统计资料表明,不喝茶的冠心病发病率为3.1%,偶尔喝茶的降为2.3%,常喝茶的只有1.4%。此外,冠心病的加剧,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血栓形成有关。而茶多酚中的儿茶素以及茶多本酚在煎煮过程中不断氧化形成的茶色素,经动物体外实验均提示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5不吸烟、酗酒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6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疾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7预防冠心病应积极降压病人达标血压应为/80mmHg,包括: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CAD)等危状态、颈动脉病(颈动脉杂音、超声或血管造影证实有颈动脉异常)、周围动脉病、腹主动脉病。
8常补水水有止渴、镇静、稀释血液、散热、润滑、利尿、运送营养等功效。研究证明,水与老年人冠心病发作密切相关。当气候炎热或饮食过咸时,更应多补水,既能补充流失的水分,也可将废物及时排出,防止人体酸性化而损害血管。
9加强心理的自我调整①遇事心平气和。冠心病患者往往脾气急躁,故易生气和得罪别人。
②要宽以待人。宽恕别人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平静和安宁,有益于冠心病的康复,而且能赢得友谊,保持人际间的融洽。
③遇事要想得开,放得下。过于精细、求全责备常常导致自身孤立,而这种孤立的心理状态会产生精神压力,有损心脏。
④掌握一套身体锻炼和心理调节的方法。如自我放松训练:通过呼吸放松、意念放松、身体放松或通过气功、太极拳等活动,增强自身康复能力。
3冠心病的表现及紧急处理
“心肌梗塞”
胸部不适,极度疲劳,呼吸困难,尤其伴有大汗,头昏,心悸,要高度怀疑发生了心肌梗塞,应保持镇静,并保持通风和吸氧。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应立即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进行心肺复苏。
“急性心衰和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肌梗塞和缺血型心肌病都可能发生急性心衰,由于大面积心肌坏死所致,多为急性左心衰,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面色青灰、口唇紫绀、大汗淋漓等医院抢救。
“心肺复苏”
在心跳、呼吸停止后的4分钟是急救的关键时间。应立即向急救中心呼救,同时应立即把患者仰卧在木板上,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
医院·脑血管科
诊疗病种: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梗死,脑出血,TIA,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脑外伤综合症,缺血缺氧性脑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植物人等。
2.周围神经疾病:面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病,颈椎病,坐骨神经痛,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等。
3.多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症,偏头痛等。
康复内容:
1.脑卒中、脑外伤及其术后导致的瘫痪、失语、吞咽困难、感觉异常、心理障碍等。经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植物人促醒。通过高压氧、血液光量子、电针刺激及综合训练等可使脑卒中后、脑外伤术后及化学物中毒后的植物人清醒。
3.脊髓损伤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小便功能障碍。经针刺艾灸、神经肌肉电刺激、康复治疗可明显恢复排尿排便功能。
牛凤云
主任医师,脑血管病科主任。擅长脑血管疾病的诊治,在采用紫外线照射自回输、高压氧、超早期康复结合的方法治疗脑梗死、脑出血及颅脑外伤后的偏瘫、失语、痉挛、痴呆等临床难题方面卓有成效。在职业病诊治方面,尤其是在尘肺和中毒的诊断治疗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上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赞赏